健康百科

黃帝內經養生五法詳解


黃帝內經是比較實用的一部養生著作, 對於人們的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在黃帝內經中之處, 人們在不同的季節和時間段, 可以採取不同的養生方法, 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增強身體體質。 下面, 我們就一起來看黃帝內經養生五法的詳解吧。


黃帝內經養生五法是根據不同季節所指定的養生方法, 朋友們可以通過書中所介紹的方法, 有針對性的進行嘗試, 將會對自身的健康帶來非常有利的幫助。


①解凍·蟲振·魚陟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 為每年西曆的2月3日至5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春, 正月節。 立, 建始也”。 在中國古代, 人們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


②多吃生髮食物

《黃帝內經》講“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春季是人體陽氣生髮的季節, 應順應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 給予適當的調養, 使得陽氣得以宣達。

中醫認為, 立春養生, 生髮食物不能少。 飲食上要多吃生髮食物, 像蔥、薑、蒜、芽菜、蘿蔔、韭菜等。


③換裝不可驟減

立春是冬春之交的季節, 天氣乍寒乍暖, 由於人體腠理開始變得疏鬆, 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 所以, 初春時節特別是生活在北方地區的人不宜馬上脫掉棉服, 年老體弱者換裝尤宜謹慎。


④少生氣忌暴怒

立春時氣溫變化反復無常, 大風常至, 因風氣通於肝, 外風引動內風, 促使肝氣亢盛, 血壓經常呈現大波動, 容易引起血壓升高。 因此患高血壓的老人應避免過分緊張、焦慮、抑鬱, 注意不要忘記吃降壓藥, 大風天不宜外出, 要避風寒, 同時要注意調養精神, 少生氣, 忌暴怒, 不過勞。


⑤腹部注意保暖

春季乃萬物復蘇之時,

也是各種病毒、細菌活躍的時期, 尤其是流感、過敏性疾病等最易在此季節發生。 另外, 立春季節因風大, 風邪入體侵襲腸胃(中醫叫肝木克脾土), 腸胃素虛的人, 容易腸鳴腹瀉, 所以腹部一定要注意保暖。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有關黃帝內經養生五法的簡單介紹, 希望能為朋友們帶來幫助。 廣大朋友們實在日常生活中, 不妨也嘗試下以上五種養生方法, 這對人體健康是十分有利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