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是件好事
我想, 自私這個詞一向被定位為貶義詞。 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 學會了公平競爭, 與人為善和寬容他人。 我們被教導, 請學著無私,
但當無私使你無法得到幸福之時呢?我們應當變得自利嗎?此時應該為自己做些什么嗎?
有一次, 面臨即將到來的婚禮, 我或許有足夠理由去自私。 但實際決定作出時, 唯一有利的就是我和我的未婚夫。
我們認為自己自私嗎?事實并非僅按我們心中所想, 這是我們的義務, 去按計劃決定我們合適與適應什么。 這引出一個問題:我們是否應該只顧自己需求去滿足自己呢?
讓我們看看牛津詞典上的定義吧:自私:缺少周全考慮的能力, 不顧他人利益和幸福。
在我們作決定時考慮過他人嗎?否。 我們的決定更有利于自己還是他人呢?當然是自己。
但事實是, 我問是否我們應該只滿足自己需求時, 大多數人搖頭稱“不。
眾所周知, 當一個女人面對自私自利這樣的小事時, 通常以自衛來道歉。 我們相信以己為先, 在意的事物為次, 旁的為后。 令人感到困擾的是, 我們的社會已經到了一個詞語的隱喻就能摧毀我們責任心的地步。 人們真誠地相信, 我們應當做好自己, 來塑造好人的形象。 但當自己與別人的幸福需要平衡時呢?反而去滿足別人嗎?
“有時你必須因為無私而自私。 ”——愛德華-阿爾伯特。
事實上, 要得到真正的快樂, 你必須以自己為先。 如果它意味著自私, 請帶著微笑去做。 我當然不是說你得完全不顧他人感受而完全服務于自己——生活是平衡的。
作決定前, 以自己的幸福為先, 這樣你才能有資本為你周圍的世界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