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是如何泡制出來的?常見方法來說明
經過泡制的中藥, 有些可以降低毒性或副作用, 有些可以緩和藥性, 有些可以增強藥性, 有些利于儲藏, 有些利于服用等等等等。 泡制能讓藥材的作用功效擴大化, 更能發揮其藥效, 所以, 中藥必須經過泡制才能稱其為中藥。
根據不同的中藥藥材, 其泡制方法也不同, 根據統計, 中藥的泡制方法起碼有幾百種, 有許多的泡制方法是我們很少見的, 也有一部分是我們日常也能聽到的。 最為常見的方法有炒、煅、熬、蒸、晾、煨、泡、酒炮、醋炮等。 其中各個不同大類的方法又分為不同的小方法,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炒, 是最為常見的泡制方法之一, 根據程度不同分為微炒、急炒;根據目的不同可以分為炒香、炒去刺、炒去油、炒斷絲、炒成珠、炒焦等;根據輔料不同又可以分為鹽炒、蜜麩炒、鱉血炒、石灰炒、土法炒、黑芝麻炒等等。
煅, 就是直接將材料放在火上高溫加熱的方法,
熬, 在古代與炒相似, 而現在所說的熬, 是將藥材小火長時間熬煮制成膏劑或膠狀物。
蒸, 是將藥材隔水加熱的一種泡制方法。 蒸又分為醋蒸、蒸餅、蒸露、蒸鎊、姜汁蒸等。
晾, 是將藥材放攤開在自然空氣中的一種泡制方法,
煨, 不是將藥材放置在明火上, 而是利用柴火或者炭火的余熱來緩慢加熱藥材的泡制方法, 煨的時候可以用不同的裹料或輔料, 比如滑石粉、麥麩、紙、面等。
泡, 是將材料洗凈了放在不同的液體媒介中浸泡, 讓其吸收至軟化的泡制方法。 常見的有泡水、泡酒、泡醋等。
酒炮法, 酒是非常好的制藥介質, 很多藥材經過酒的泡制, 藥效會變得更好。 酒炮法可以分為酒炙、酒洗、酒浸、酒蒸、酒燉、酒研、酒制、酒拌等。
醋炮法跟酒炮法是類似的, 只是把介質換成了醋。
除了以上幾種之外, 中藥的泡制方法還有很多, 可以利用的輔料也很多, 每種不同的藥材, 需要根據其藥效與藥性使用不同的炮制方法, 以發揮其最好的功效。
炮制中藥是一道復雜而有學問的工藝, 并不是簡單的蒸炒煅煮, 需要一定的技巧與手法才能更好地將藥材的藥性激發出來。 平時我們在藥店看到的藥材, 全都是經過炮制的, 并不是簡簡單單的將藥材曬干那么簡單。
中藥的炮制歷史悠久,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能吃米飯?來聽聽專家怎么說 下一篇:沒有了 標簽閱讀:中藥中藥泡制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