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 涼血止血清熱利尿

導語:白茅根為禾本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白茅的根莖。 別名:茅根、地管、茹根、藍根。 主治:涼血止血, 清熱解毒。 用於吐血, 尿血, 熱淋, 水腫, 黃疸, 小便不利, 熱病煩渴, 胃熱嘔噦, 咳嗽。

白茅根的功效:

涼血, 止血, 清熱, 利尿。 治熱病煩渴, 吐血, 衄血, 肺熱喘急, 胃熱噦逆, 淋病, 小便不利, 水腫, 黃疸。

1、《本經》:"主勞傷虛羸, 補中益氣, 除瘀血、血閉寒熱, 利小便。 "

2、《別錄》:"下五淋, 除客熱在腸胃, 止渴, 堅筋, 婦人崩中。 "

3、《日華子本草》:"主婦人月經不勻, 通血脈淋瀝。 "

4、《滇南本草》:"止吐血, 衄血, 治血淋, 利小便, 止婦人崩漏下血。 "

5、《綱目》:"止吐衄諸血, 傷寒噦逆, 肺熱喘急, 水腫, 黃疸, 解酒毒。 "

6、《本經逢原》:"治胃反上氣, 五淋疼熱及痘瘡幹紫不起。 "

7、《動植物民間藥》:"治腳氣。 "

8、《本草經疏》:勞傷虛贏, 必內熱, 茅根甘能補脾, 甘則雖寒而不犯胃。 甘寒能除內熱, 故主勞傷虛贏。 益脾所以補中, 除熱所以益氣, 甘能益血, 血熱則瘀, 瘀則閉, 閉則寒熱作矣,

寒涼血, 甘益血, 熱去則血和, 和則瘀消而閉通, 通則寒熱自止也。 小便不利, 由於內熱也, 熱解則便自利。 淋者, 血分虛熱所致也, 涼血益血, 則淋自愈, 而腸胃之客熱自解, 津液生而渴亦止矣。 肝藏血而主筋, 補血涼肝, 則筋堅矣。 血熱則崩, 涼血和血, 則崩自愈矣。 血熱則妄行, 溢出上竅為吐、為咯、為鼻衄、齒衄, 涼血和血, 則諸證自除。 益脾補中, 利小便, 故亦治水腫黃疸, 而兼理傷寒噦逆也。

9、《本草求原》:白茅根, 和上下之陽, 清脾胃伏熱, 生肺津以涼血, 為熱血妄行上下諸失血之要藥。

10、《醫學衷中參西錄》:白茅根必用鮮者, 其效方著。 春前秋後剖用之味甘, 至生苗盛茂時, 味即不甘, 用之亦有效驗, 遠勝幹者。

11、《本草正義》:白茅根, 寒涼而味甚甘, 能清血分之熱,

而不傷乾燥, 又不粘膩, 故涼血而不慮其積瘀, 以主吐衄嘔血。 泄降火逆, 其效甚捷, 故又主胃火噦逆嘔吐, 肺熱氣逆喘滿。 且甘寒而多脂液, 雖降逆而異於苦燥, 則又止渴生津, 而清滌肺胃腸間之伏熱, 能療消穀燥渴。 又能通淋閉而治溲血下血, 並主婦女血熱妄行, 崩中淋帶。 又通利小水, 泄熱結之水腫, 導瘀熱之黃疸, 皆甘寒通泄之實效。 然其甘寒之力, 清泄肺胃, 尤有專長, 凡齒痛齦腫, 牙疳口舌諸瘡, 及肺熱鬱窒之咽痛腐爛諸證, 用以佐使, 功效最著, 而無流弊。

白茅根的作用:

1、利尿作用 白茅根水浸劑給正常家兔口服有利尿作用, 再服藥5~10天時最明顯.其利尿作用可能與白茅根中所含豐富鉀鹽有關.

2、抗菌作用 煎劑在試管內對福氏、宋內痢疾桿菌有明顯的抑菌作用,

但對志賀痢疾桿菌則無作用.

3、止血作用 研究表明: 白茅根可加速凝血過程的第二階段, 即促進凝血酶原的形成, 因而有止血作用.有人認為, 白茅根的止血作用在於能縮短出血及凝血時間.

4、其他作用 白茅根水浸液有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