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檢測血糖抓住五個時間點
國際糖尿病聯盟在糖尿病治療指南中明確提出,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值是:糖化血紅蛋白<>
火箭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李全民教授說, 血糖的影響因素很多, 如果僅根據一次血糖測定結果來調整治療, 往往會出現偏差。 理想的自我血糖監測, 應當是每天多時點測定血糖。 從經濟學和可操作性方面考慮, 建議選擇一天中具有特定意義及代表性的若干時間點, 如空腹、餐前、餐後、睡前、淩晨, 通過測定這幾個時間點的血糖值來瞭解全天血糖的變化情況。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時後的血糖,
因為血糖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清晨空腹檢查時能較大程度地排除這些影響, 以反映真實病情。 空腹血糖可以反映頭天晚上所用藥物對整個夜間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況。 空腹血糖監測對於血糖控制差, 糖化血紅蛋白大於8%的糖尿病患者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因為糖化血紅蛋白大於8%的患者, 其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都處於較高水準, 在這種情況下, 空腹血糖是首先要關注的重要指標。 空腹血糖是基礎血糖, 把空腹血糖降低後餐後血糖就可以隨之下降,
餐前血糖
指的是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 可以反映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的持續性。 餐前血糖能夠及時發現低血糖, 可指導患者調整將要吃入的食物總量和餐前注射胰島素(或口服藥)的量。 對於血糖控制較好、糖化血紅蛋白已經達標的患者, 低血糖耐受能力較低的患者(如老年人、併發冠心病者), 監測餐前血糖可以及時發現低血糖, 避免低血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餐後2小時血糖
這個時候的血糖主要反映胰島B細胞的儲備功能。 測定餐後2小時血糖有助於2型糖尿病的早期診斷, 因為許多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並不高, 但因其胰島素分泌功能已經受損,
測定“餐後2小時血糖”應從吃第一口飯開始, 到滿2小時為止。 有些人從吃完飯開始計時, 其結果就會出現偏差。 餐後2小時血糖監測適合於空腹血糖已獲得良好控制但仍不能達到控制目標的患者。 因為血糖控制差、糖化血紅蛋白較高時, 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均處於較高水準, 此時治療的重點是空腹血糖。 只有控制好空腹血糖, 才能使空腹、餐後血糖下降, 使糖化血紅蛋白降低。 當糖化血紅蛋白低於7.4%時, 空腹血糖一般處於良好的控制狀態, 而餐後血糖常常較高, 要使血糖達到治療目標、糖化血紅蛋白進一步下降, 監測餐後血糖具有重要意義。
睡前血糖
這個反映胰島B細胞對進食晚餐後高血糖的控制能力。 監測睡前血糖主要是為了指導夜間用藥或注射胰島素劑量, 以避免夜間發生低血糖。 檢測晚上睡覺前血糖, 有助於指導加餐, 防治夜間低血糖, 保證睡眠安全。 一般睡前血糖要是小於6mmol/L, 夜間低血糖發生率會大於50%, 因而低血糖耐受能力較低的患者(如老年人、併發冠心病者)應加強睡前血糖監測。
淩晨3點血糖
監測淩晨3:00血糖主要用於鑒別空腹高血糖發生的原因。 因為夜間胰島素缺乏和胰島素用量過大都可以引起空腹高血糖, 這兩種情況的臨床處理截然不同。 檢測淩晨1:00~3:00的血糖, 有助於發現有沒有夜間低血糖, 明確空腹高血糖的真正原因。
血糖監測時間和頻率有講究
血糖監測的時間和頻率,
使用胰島素治療者在治療開始階段每日至少測血糖5次, 血糖達到控制目標後每日監測血糖2-4次;使用口服藥和生活方式干預的患者, 血糖控制達標後每週監測血糖2-4次。 每天7個點的血糖為三餐前及三餐後2小時和睡前血糖。
七類糖友應加強血糖監測
1.開始使用胰島素(尤其帶胰島素泵者)治療的患者。
2.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
3.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
4.有低血糖發生的患者。
5.藥物更換或調整劑量的患者。
6.懷孕的糖尿病患者。
7.出現異常情況的糖尿病患者, 如:生病、手術、外出、激動等。
另外,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 還要進行隨機血糖監測。 例如, 糖尿病患者在運動前後和飲酒之後容易發生嚴重低血糖, 這個時候檢測血糖很有必要。 感冒發燒、情緒波動、自我感覺不適時, 也需要加測血糖。
文/莫鵬(火箭軍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