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截肢病人的護理措施

對於截肢病人來說, 截肢之後, 身體會出現一些的殘疾情況。 這個時候, 為了讓患者更快的適應自己的身體, 是需要進行一些護理的。 除了截肢病人的日常護理措施, 其實家人還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情況。 一般人其實很難接受自己截肢之後的生活, 所以家人也要注意開導。

康復治療包括患者的全身情況和殘肢本身兩個方面。 長時間刻苦地訓練, 截肢者很難自如掌握假肢。

1.使用假肢前的訓練

增加全身體能的運動訓練, 以同樣的速度在平地行走, 一般小腿截肢要比正常人多消耗10%-40%的能量, 大腿截肢者要多消耗65%-100%, 雙側大腿截肢者平均比正常人多消耗110%。 這樣大的能量消耗, 就要求下肢截肢者有比較強壯的身體。 要進行軀幹肌和未截肢肢體的強化訓練, 增強背肌和訓練, 單腿站立訓練, 最後練習單腿跳。 這樣既加強了肌力又訓練了平衡。

殘肢訓練:包括關節活動訓練、肌力訓練、增強殘肢皮膚強度(特別是負重部分皮膚)的訓練,

使用肋行器的訓練和站立與步行訓練。

2.穿戴假肢的訓練

(1)穿戴臨時假肢的訓練:截肢後, 首先確定安裝臨時假肢的合適時間。 假如全身情況及殘肢條件許可, 一般術後應儘快穿戴臨時假肢。

訓練內容包括穿戴臨時假肢方法的訓練、疲倦平衡訓練、邁步訓練(假肢的邁步訓練, 健肢的邁步訓練)和步行訓練。

(2)穿戴永久假肢的訓練

穿戴永久假肢的條件:1)殘肢條件殘肢成熟定型是最基本的條件, 即殘肢已無腫脹, 皮下脂肪養活, 殘肢肌肉不再繼續萎縮, 連續應用臨時假肢2周以上殘肢無變化, 接受腔適配良好, 不需要再修改接受腔。 2)訓練情況經過穿戴臨時假肢後的各種康復訓練已達到基本目的和要求, 當穿戴上永久性假肢後就可以立即很好地應用假肢。

上肢假肢的訓練:上肢假肢的應用訓練遠比下肢假肢的訓練複雜和困難得多。 基本訓練方法是:首先從訓練截肢者熟悉假肢和假肢控制系統開始, 先訓練手部開閉動作。 對肘關節以上的高位截肢, 要增加假肢肘關節的動作訓練, 通常要在手部動作熟練和習慣使用背帶後進行。 上肢假肢的應用訓練(吃飯、化裝、更衣等日常生活動作)。 在單側上肢截肢的患者, 首先要進行利手交換的訓練,

合原來不是利手的健肢變成功能性更強的得手, 而假手主要起輔助手的作用。

下肢假肢的訓練:沒有穩定的站立平衡就不能順利地行走, 在平衡問題上, 額狀面與矢狀面相比, 額狀面的平衡較難掌握。 在指導使用臀中肌的方法時, 掌握只用假肢外側站立的方法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面對鏡子觀看自己用假肢行走的步態, 對不良步態予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