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肌張力增高原因是什麼

肌張力增高往往會肌肉的收縮有很大的影響, 局部的肌張力在臨床上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但是其發病人群和年齡都有不同, 那麼下面就來具體介紹肌張力高的原因。

一般而言, 發病年齡越早, 症狀可能越嚴重, 波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可能性也越大。 發病年齡越大, 肌張力障礙越可能保持其局灶性。 局限性肌張力障礙指肌張力障礙只影響到軀體的一部分, 如痙攣性斜頸、書寫痙攣、眼瞼痙攣、口-下頜肌張力障礙等。 節段性肌張力障礙累及一個以上相鄰部位, 如綜合征(眼、口和下頜), 一側上肢加頸部, 雙側下肢等。 累及一側身體時稱偏側肌張力障礙, 一般由對側大腦半球病變所致。 全身性肌張力障礙, 累及至少一個節段, 加上一個以上其他部位。

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型:

發病多在5~15歲, 有家族史者, 第2代比第1代發病年齡有提早的趨向。 患者中60%有遺傳, 其中常染色體顯性和隱性遺傳各占一半;40%患者為散發。 東歐猶太人發病比率較高。 最新研究表明:該基因定位在9q34, 多數是由於3bp的GAC缺失造成。 紋狀體多巴胺水準低, 可能與原發性肌張力障礙有關。

而菲律賓的panag島發現一種X-連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肌張力障礙。 這型在20歲成年早期以後發病, 症狀可從腿、足開始, 也可從上半身起病, 50%患者發展至全身。

各種年齡均可發病。 兒童期起病者多有陽性家族史, 症狀常從一側或兩側下肢開始, 逐漸進展至廣泛的不自主的扭轉運動和姿勢異常, 導致嚴重的功能障礙。

成年起病者多為散發, 症狀常從上肢或軀幹開始, 大約20%的患者最終可發展為全身性肌張力障礙, 一般不會嚴重致殘。

以上就是寶寶肌張力原因有哪些的介紹, 希望能更多的幫助到大家, 當孩子肌張力高之後, 一定要及時的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