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痛風最愛找這7類人 預防不只是遠離海鮮啤酒

痛風是一種富貴病, 古時候只有達官貴人才會得。 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得過此病:白居易、忽必烈、達爾文、牛頓……

那麼, 痛風的人有哪些共性?什麼樣的生活習慣會招來痛風?

這七類人更易痛風

男性易痛風

資料表明, 痛風患者的男女比例大概是15:1。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得“痛風”, 這是為啥呢?這是因為女性有先天性的優勢, 因為雌激素能促進尿酸排泄, 並能幫助抑制關節炎的發作。 而男性呢, 體內雄激素特別鍾愛尿酸, 會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出, 導致尿酸在體內的含量升高, 加快尿酸結晶的形成和沉積,

最終招來痛風。

常喝酒的人易痛風

僅僅是因為酒類嘌呤的原因嗎?其實還不止這些, 喝酒還會讓人體內產生很多乳酸, 而這些乳酸會和尿酸發生競爭排出。 雖然兩者都要排泄出去, 但尿酸排出體外少了, 久而久之, 就會引發痛風。

愛吃肉、海鮮的人易痛風

肉類、海鮮中嘌呤含量高, 吃多了容易痛風。 像青島最小的痛風患者才13歲, 顯然就是吃出來的。

中老年人易痛風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 痛風是中老年人的專利, 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因為絕經後的女性雌激素下降, 雄激素上升, 所以容易得痛風。 而人老了之後, 關節老化, 再加上鈣流失, 軟骨組織也減少很多, 所以痛風容易欺負老年人了。

有痛風家族史的人, 比正常人更易痛風

當過運動員的人易痛風

這是因為運動員身體活動比平常人多,

而且強度更大, 這導致他們體內ATP的燃燒分解、以及細胞的新陳代謝速度比普通人更快, 體內生產的嘌呤更多。 再加上很多運動員之前受過傷, 更容易招來痛風。

肥胖群體易痛風

肥胖的人大多熱愛炸雞、可樂等高脂肪食物, 脂肪攝入過多, 也容易患上痛風。

痛風飲食指南

痛風, 內源性占了80%, 外源性占了20%。 那麼, 應該怎樣注意飲食呢?

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 資料顯示, 痛風的急性發作往往是由於暴食了高嘌呤食物。 一般人膳食攝入嘌呤為600-1000mg/天, 在痛風急性期, 嘌呤攝入量控制在150mg/天以內。 所以, 如果你痛風發作了, 那麼高嘌呤食物就不要吃了。 曾經有痛風史, 或是高尿酸人群,

更應儘量少吃高嘌呤食物。

限制總能量, 防治超重或肥胖。 已確診為高尿酸血症、痛風的人群, 每日攝入總能量應比正常人減少10%-20%, 防止發胖超重。 肥胖人群也要減少攝入, 以免出現過多酮體, 而減少尿酸的排出。

多吃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 尿酸及尿酸鹽在鹼性環境中容易被溶解、排出。 除水果蔬菜, 蘇打水、蘇打餅乾、堿面也屬於鹼性食物, 可以適量吃。

少喝富含果糖的飲料。 雖然水果要多吃, 但富含果糖的果汁儘量少吃, 因為果糖可促進核酸分解, 增加尿酸生成。 像蜂蜜雖嘌呤低, 但65-80%是葡糖糖和果糖, 同樣要少吃。

禁酒。 得了痛風的人, 不是要少喝酒, 而應禁止喝酒。

補充一些膳食補充劑。 它們可以促進尿酸鹽的溶解,

有利於緩解痛風。

多喝水。 因為人體如果水分不足, 血液中的水分減少, 尿酸濃度自然會上升。

如何減少 痛風發作

痛風和糖尿病一樣, 無法完全治癒。 不過注意以下方面, 則可減少痛風發作。

1、穩住體內尿酸值, 遵醫囑吃降酸藥。

2、減肥時, 避免體重掉得過快。 因為酮體與尿酸相互競爭排出, 使血尿酸水準升高, 促使痛風急性發作。

3、避免患處受到物理刺激。 一些小小刺激, 也可能讓尿酸結晶從關節處脫落, 最終引發痛風。

4、避免過寒或過熱。 體溫過低, 血液流通慢, 血液裡尿酸就很容易結晶;而如果體溫過高, 流汗過多會使人體缺水, 血液中的尿酸濃度自然升高。

5、避免精神緊張。 人一旦精神緊張, 身體就會進入應激狀態。 新陳代謝加快,

耗能增多, 尿酸自然就上去了。

(據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