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每天應該補多少水?
春季氣溫起伏不定, 雖說空氣潮濕, 但如果不注意補水的話, 皮膚也會很容易乾燥。 對於老年人來說, 不經常喝水, 有時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缺水, 日常脫水的風險會變高。 因此,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醫師樓慧玲提醒, 老年人不應嫌棄上廁所麻煩而忽略喝水。
老年人更容易脫水
每天, 我們的身體都會失去大量的水分。 因此, 補充水分十分必要。 尤其是老年人, 如果出現脫水症狀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風險, 更要時常注意補充水分。
隨著年齡的增長, 人體的成分會發生變化, 水分的含量也會逐漸減少,
當身體脫水時,
老年人應該補多少水
預防脫水要做到好好吃飯、多補充水分。 老年人除了從飲食中攝取水分以外, 一般還需要補充1升-1.5升的水分(要根據老年人身體健康情況而定, 有時心腎疾病狀態是需限水的。 有時還會需要補充更多的水分, 特別是發熱和洗澡前後)。
另外, 睡覺前、起床後、沐浴前後、運動前中後等好好攝取水分也很重要。
值得提醒的是, 老年人有時不易感覺到自己口渴, 也有不積極攝取水分等情況。 這時, 需要家屬或者護理人員多次提醒,
老年人討厭補充水分的另一個原因是, 被迫強制性、機械性地飲水。 針對這個情況, 需要準備老年人喜歡的味道或喜好的飲品。 比如, 有些人“喜歡紅茶卻不喜歡綠茶”, 也有些人“喜歡果汁”等, 各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補充水分不用拘泥於飲品的種類, 重要的是首先從對方的立場下功夫。
值得推薦的是, 補充水分時, 將攝取的水量“可見化”是重點。 比如, 把握好時常使用的飲水杯一杯的容量, 然後記錄喝了幾杯;將飲品裝入500毫升的容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