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夏季病:學會忌嘴 別吃出問題

每年的夏季是多種疾病的高發期, 噁心、腹瀉、高熱、皮膚瘙癢等是這一季節最常見的病癥。 面對咄咄逼人的夏季多發病, 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警惕病從口入

昨日, 記者在省醫院、市二院等多家醫院瞭解到, 最近因胃腸道患病前往就診的病人數量明顯增多, 每天醫院有幾十、上百人次看胃腸道感染。 醫護人員說, 夏季受到腸道病“侵襲”的人數其實還遠遠不止這些。 因為很多人誤認為“腹瀉”不是病, 不用到醫院就診, 自己吃幾粒藥就能挺過去。

據瞭解, 入夏以來, 到腸道門診就診的人數增多, 其中以老年人、青少年、兒童居多。 多數老人生活節儉, 剩菜、剩飯捨不得扔掉, 可由於夏季天氣熱, 食品易變質, 細菌繁殖較快, 老人們不注意食品的保質期, 或是沒熱透的隔夜飯, 這樣極易引起腸道疾病。 而學生自製力差, 為了解渴降溫, 就不停地喝冷飲, 有的還冷的熱的一起吃,

故導致腸胃受不了。 還有的人則認為放入冰箱裡的食品一定沒問題, 忽視了食品衛生, 結果造成細菌入侵胃腸, 導致胃腸道受損。 還有一些人則多因暴飲暴食誘發急性胃腸炎。

腸胃病危害多多

據介紹, 消化道疾病是夏季高發的疾病之一,

表現為病人的腹痛、噁心, 嘔吐, 腹瀉, 嚴重的還有高熱, 腹瀉劇烈的病人表現有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由於夏季氣溫高、濕度大, 細菌繁殖快, 各種食品極易腐敗變質, 人們吃了帶有致病細菌或病毒的食物、飲料、水, 就容易引發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食物中毒以及流行性腹瀉等消化道疾病。

腸胃疾病屬於多發病癥, 它直接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胃病常見原因有寒邪客胃, 飲食不節傷胃, 肝氣犯胃, 脾胃虛弱等, 其發病機理主要是由於寒邪客於胃中, 導致氣機受阻而痛;或為暴飲暴食, 胃之受納過量, 納穀不下, 食穀停滯而痛, 或飲酒過度, 酗食肥甘辛辣之品, 則易損耗胃陰, 或過食生冷, 耗傷中陽, 以至脾胃虛寒, 或氣機阻滯,

氣鬱傷肝, 橫逆犯胃, 以至發生疼痛。 本病常以疼痛為主, 常伴有胃脹, 胃寒, 胃酸, 噁心, 嘔吐等癥。

夏季飲食宜清淡

其實, 腸胃道感染以後, 藥物的治療是一部分, 飲食上要特別注意。 市二院的專家張醫生稱, 夏季一定要把住“病從口入”這一關, 注重飲食、飲水衛生。

生吃瓜果蔬菜要洗淨, 並用開水燙一燙, 最好再用消毒水消毒;絕對禁食腐爛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隔餐飯菜和市場購來的熟食須再次蒸煮;飯前便後要洗手。 此外, 還要經常清掃室內外環境衛生, 積極消滅蒼蠅、蟑螂。

另外, 夏季飲食宜清淡, 少食過油過甜食物, 多食豆類食品, 如綠豆、赤小豆、扁豆、豆製品等, 以解暑利濕、健脾利腎。 由於天氣炎熱, 容易大量出汗, 還應注意補充水分和鹽, 清涼飲料不宜過冷飲用, 以免刺激腸胃, 引起胃腸痙攣。

炎炎夏日要“忌嘴”

炎炎夏日, 怎樣才能“管”好自己的嘴呢?省醫院的專家提醒說, 對於路邊無證無照小商販出售的食品, 消費者最好“敬而遠之”;為了防止交叉感染, 應儘量減少到公共場所就餐的次數, 聚餐不宜太頻繁;不吃或少吃海鮮, 生的食品一定要燒熟煮透。 此外, 一日三餐要定時, 熱量均衡, 不要吃得太飽, 可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兒童腹瀉要當心

據瞭解,最近一段時間患腹瀉的患兒明顯增多,其中,患腸炎、痢疾等感染性腹瀉的患兒占很大比例。通常情況下,細菌、病毒、真菌及一些不明原因的感染均可造成感染性腹瀉。專家強調,家長不可忽視兒童腹瀉現象,因為兒童腹瀉危害很大,輕者可有發熱、腹痛、乏力、食欲低下等,重者可出現水和電解質紊亂,患兒出現脫水、酸中毒等,甚至危及患兒生命。為此,專家提醒家長要做好預防,如發現孩子腹瀉,要及時到醫院治療,把腹瀉對患兒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

兒童腹瀉要當心

據瞭解,最近一段時間患腹瀉的患兒明顯增多,其中,患腸炎、痢疾等感染性腹瀉的患兒占很大比例。通常情況下,細菌、病毒、真菌及一些不明原因的感染均可造成感染性腹瀉。專家強調,家長不可忽視兒童腹瀉現象,因為兒童腹瀉危害很大,輕者可有發熱、腹痛、乏力、食欲低下等,重者可出現水和電解質紊亂,患兒出現脫水、酸中毒等,甚至危及患兒生命。為此,專家提醒家長要做好預防,如發現孩子腹瀉,要及時到醫院治療,把腹瀉對患兒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