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逾半數大學生每天鍛煉不足

近幾年, 隨著國家要求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和部分高校增加體育課等政策的實施, 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有所提高, 但多數人仍是在被動地完成學校要求的體育鍛煉任務。 很顯然, 要想真正有效地扭轉我國學生體質持續下滑的趨勢, 首先要培養大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並幫助他們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查結果顯示, 我國19歲至22歲的大學生群體, 爆發力、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繼續呈下滑趨勢。 這已成為高等教育中的突出問題, 並可能影響到中國未來的國力。

瀋陽理工大學向本屆大運會科學報告會提交的《遼寧地區“90後”學生群體體育生活方式比較研究》一文指出, 經抽樣調查發現, 遼寧地區初中、高中、大學的學生中, 仍有較大部分學生每天無法完成體育活動1小時的目標。 其中每天鍛煉30~60分鐘的大學生占學生總數的46.22%, 高中同一指標僅為20.80%。 高考升學壓力造成高中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被擠佔, 而不少大學生已經養成不重視體育鍛煉的習慣。

根據中北大學體育與藝術學院和山西大學體育學院提交的《我國中部地區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研究》, 經過對中部3個省份1200名大學生的抽樣調查發現, 僅有29.8%的大學生認為參加體育運動有助於提高個人意志品質;認為參加體育運動有助於培養個性的只有18.9%;認為體育比賽可以展示本校文化特色的只有10.7%。

這表明, 我國大學生對體育的觀念仍停留在強身健體這一相對膚淺的理解上, 參加體育運動對人的智力、個性、意志等方面的深層次影響, 很多大學生的理解仍然欠缺和模糊。 實際上, 體育運動對參與人群最大的吸引力正體現在文化層面。

天津師範大學完成的《體育運動量與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及自尊關係的研究》, 揭示了大學生在主觀幸福感強烈的情況下參加體育運動的能動性, 遠比簡單地為完成身體鍛煉任務而去參加體育運動的綜合效果好得多。 研究發現, 大學生自我價值感中的主要方面如自敬、社交自信、外貌自信、學習自信對其幸福感影響較大。

如果想讓學生更加自主地開展體育活動, 應突出參加體育活動對學生自我價值實現的幫助。

長期以來受“奧運爭光”為核心的國家體育戰略的影響, 高校開展體育運動往往呈現出兩個極端, 即群眾性體育活動就是鍛煉身體, 而競技性體育活動就是奪取成績。 對體育理解的偏差, 直接表現在我國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和行為上與國外大學生存在顯著差異。

新疆大學和武漢體育學院共同完成了《中、英大學生運動動機和體育行為特徵比較研究》, 該文提供了一組對比資料, 每週3次以上參加體育運動的中、英兩國大學生的比例分別為37.3%和73.3%。 調查發現, 中國大學生主要是以自由活動的形式參加體育運動,

而英國大學生中超過七成是在俱樂部參加體育活動。 中國高校基本沒有形成體育運動的文化氛圍, 體育運動在校園的號召力、影響力甚微, 但這種力量卻是英國高校展現體育運動活力的主導。

扭轉中國大學生體質繼續下滑的趨勢, 依靠政府指令強迫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並非長久之計, 效果也難以令人滿意。 國內學界已經從早幾年研究學生體質下滑的原因和對策, 轉到如何引導學生主動、持續地參加體育運動上。

蘇聯解體後的20多年裡, 因經濟滑坡和局勢動盪, 俄羅斯青少年的體質狀況也出現了連續數年的下滑。 2000年以後, 俄羅斯經濟逐漸復蘇, 遏制青少年體質下滑問題也被提到了國家戰略高度。

教育部青少年健康評價與運動干預重點實驗室、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等單位, 對俄羅斯在2009年出臺的“2020年之前青少年體育發展戰略”進行研究分析後發現, 俄羅斯在實施青少年體育戰略中, 除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於改善青少年體育活動場地條件、舉辦各類青少年體育比賽之外, 一個重要工作是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和推動體育與健康生活方式, 利用媒體等傳播方式提高全社會對體育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敏感度, 首先對學生灌輸“我要運動”的觀念, 這種做法或許更值得我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