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心理素質 孩子成長的法寶
目錄
第一章:提升孩子們心理素質
第二章:從小事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第三章:孩子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編者按:孩子的心理素質對於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決定孩子將來的生活取向。 那麼, 如何提高孩子心理素質呢?提高孩子心理素質從何做起?下面就來學習小編為您盤點的提高孩子心理素質秘笈吧。
提升孩子們心理素質
人的心理素質包括人的性格、情緒、智慧等綜合的精神特質。 孩子的成長, 不僅僅是身體的長高, 更重要的是性格的完善、情緒的優化等, 要提升她們的心理素質。
適當的挫折教育
適當的挫折感能使嬰幼兒成長為一個心理素質良好的人, 有益於完善他們的性格, 使他們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 學會以平和的心境、樂觀的態度面對挫折。 當然, 過多的挫折會使嬰幼兒喪失自信, 使人退縮, 繼而產生負面情緒。 例如有些孩子由於體質較弱, 做不到許多同伴可以做到的事,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行, 使她們產生否定自己的情緒。
![](http://www.iyangsheng.com/dzbj/20120919/‘http://www.iyangsheng.com/getImage/201209191725036616.jpg‘)
適當的挫折教育有益於孩子堅定性格的形成, 但孩子畢竟情緒不穩定, 心理承受能力差, 要避免使他們經常受挫折。 可以選擇適合孩子體能的活動, 使其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 父母親還要注意培養嬰幼兒的獨立性, 讓他們在一定範圍內有權控制自己的行為, 如是玩水還是聽故事, 由孩子自己做出決定。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 要鼓勵她們堅持下去, 不輕易放棄, 當然不能生硬地命令, 以免損傷其自尊心, 而應採取講道理、做遊戲等方式讓孩子接受。
每個孩子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挫折,
![](http://www.iyangsheng.com/dzbj/20120919/‘http://www.iyangsheng.com/getImage/201209191725036617.jpg‘)
?
?正確對待“壞脾氣”
嬰幼兒受挫折太多, 憂慮過度, 家長溺愛, 都可能導致“壞脾氣”。 所謂壞脾氣就是脾氣大, 叫喊, 哭鬧,
![](http://www.iyangsheng.com/dzbj/20120919/‘http://www.iyangsheng.com/getImage/201209191725036618.jpg‘)
用文藝作品培養情感
文學藝術作品也能培養孩子的良好情感, 兒童文藝作品如圖畫、故事、歌謠、電影、舞蹈等, 其主題鮮明, 形象生動, 富有感染力, 為嬰幼兒所喜愛。 選擇適合她們年齡特徵的優秀兒童文藝作品, 在培養孩子的高級情感方面容易見效。
![](http://www.iyangsheng.com/dzbj/20120919/‘http://www.iyangsheng.com/getImage/201209191725036619.jpg‘)
?
?從小事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培養上進心
有些父母習慣說:“我們這麼辛苦是為什麼?一切還不都是為了你!你一定要好好學習才能報答我們!”父母給孩子創造了很好的物質條件,希望孩子沒有後顧之憂地好好學習。但孩子認為,這樣挺舒服的,反正將來父母的一切就都是我的,我為什麼要辛苦學習呢?所以,學習沒有動力,缺乏上進心。
有的父母說:“如果你覺得咱們生活得不好,那你要努力改變它,超過我們;如果你覺得我們活得很好,但這是爸爸媽媽的,和你沒關係,你要從頭幹起。你甘心活得比別人差嗎?”父母只滿足孩子必要的生活需求,並不讓孩子特別滿足,物質上剝奪一些,讓孩子有“窮則思變”的想法,自然會有上進心。
![](http://www.iyangsheng.com/dzbj/20120919/‘http://www.iyangsheng.com/getImage/201209191725036620.jpg‘)
培養愛心
有的父母從小就自然地以孩子為中心,好吃的別人不吃留給孩子,自己捨不得買衣服也要給孩子買玩具,到麥當勞就看著孩子一個人吃,上公共汽車有座位讓孩子先坐等等。孩子早已習慣這樣,覺得理所當然。等到父母老了才發現,孩子上車時一點都不管同行的父母;回家吃飯、看電視都按自己的需要。父母驚呼:“我們的孩子怎麼這樣自私?”
有的父母買了再好吃的東西,都要大家一起分享,哪怕孩子和大家都少吃一點。因為孩子並不缺營養,但缺愛心。所以,給孩子買衣服要普通的、耐用的;買玩具不要那麼與眾不同,向別人炫耀;定期和小朋友聚會,分享玩具和食物;孩子做錯事了,要說事而不說人,讓孩子體會到你的愛心又知道自己錯了。例如說孩子早上不疊被子,媽媽就很累,而不說他又笨又懶。說孩子不聽話媽媽很生氣,但不說媽媽不要你了。
在精神上充分地愛和鼓勵孩子,孩子才會愛別人;但在物質上你只關注他一個,他就只愛自己。
![](http://www.iyangsheng.com/dzbj/20120919/‘http://www.iyangsheng.com/getImage/201209191725036621.jpg‘)
?
?培養責任心
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捨不得孩子吃苦,或嫌孩子做事不放心,所以,不讓孩子幹任何家務事,也不給孩子機會獨立處理事物,一切包辦。結果,孩子長大後,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依賴性很強,自信心不足,責任感很差,家裡家外什麼事都不管。
有的父母讓孩子在家承擔一些事情,打掃衛生、採買東西、個人內務等,孩子到了外面能很快適應環境,並且有很好的組織能力,能體諒父母的辛苦,因為他在做家務時就親身體會到了生活的困難,自然就變得很懂事。
![](http://www.iyangsheng.com/dzbj/20120919/‘http://www.iyangsheng.com/getImage/201209191725036622.jpg‘)
教孩子花錢
有的父母從來不給孩子零花錢,孩子不知道如何花錢和管錢;有的父母把孩子的零花錢管得很緊,一天給多少錢,還要記帳,結果孩子總是想辦法把錢都花光,有時還要問爺爺奶奶多要錢,並不知道節省和計畫用錢。
有父母把一個月的生活費交給自己10歲的孩子管理,自己和孩子每花一筆錢都要孩子記帳,告訴她:如果超支,生活費就要緊張了。結果孩子經常提醒媽媽:“別去吃麥當勞啦!太貴了。不要亂花錢,沒什麼錢了。”孩子自己也學會了不亂花錢。有父母每星期給孩子5元零花錢,如果孩子能忍住一星期不花,則在下星期有適當獎勵,把獎勵的錢積攢下來,到期終可以買孩子所需要的玩具或文具。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和自製力。
![](http://www.iyangsheng.com/dzbj/20120919/‘http://www.iyangsheng.com/getImage/201209191725036623.jpg‘)
?
?孩子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心理封閉。
學生進入青春期,開始有了個人的秘密,本屬正常。但部分學生受多種因素影響,由此發展到自我封閉,喜歡離群索居,不願與人交往,更不願向人敞開心扉。因而遇到煩惱時,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相應對策可採取:向孩子講清楚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人的健康發展和事業成功的重要作用,引導孩子既要與全班同學友好相處,也應該有幾位關係密切的好朋友,能夠互相說說心裡話。父母則應該爭取成為孩子信賴的良師益友。
![](http://www.iyangsheng.com/dzbj/20120919/‘http://www.iyangsheng.com/getImage/201209191725036624.jpg‘)
原因之二:壓力過大。
父母望子成龍,教師期望過高,“片追”風屢禁不止,學習、升學壓力沉重地壓迫著孩子的身心。相應對策可採取:1、要使孩子懂得學習是為了發展提高自己,只要刻苦努力就有收穫和進步,考大學並非唯一出路,任何行業都可以成才等道理。淡化名次觀念,引導孩子辯證地看待學習成績,既要橫比,也要縱比,先肯定進步,再找出差距。本人對學習目標的確定都要本著量力而行的原則,使之可望可及。
![](http://www.iyangsheng.com/dzbj/20120919/‘http://www.iyangsheng.com/getImage/201209191725036625.jpg‘)
原因之三:未經挫折。
孩子從家庭到學校、從小學到中學,一路順風,未經挫折,偶遇挫折卻一蹶不振。相應對策可採取:平時注意向孩子介紹成功者成功之前的艱辛歷程,使孩子懂得人生之路不可能是筆直平坦的。家長如能以親身體會教育孩子,效果更好。可假設某些經受挫折的情境,如:假如我高考落榜、假如我競爭失敗、假如我是一個殘疾人等,和孩子一起討論討論,各抒己見,並肯定那些積極向上的意見,從而增強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除了客觀外在的原因之外,和具體個人的性格氣質也有很大關係。但性格氣質並非完全來自遺傳,也靠後天養成。如果你的家庭有一種民主和諧的氣氛,作為父母又是這方面的有心人,那麼,孩子因性格氣質差異造成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狀況也會逐漸改變的。
總結:做家長的都知道心理素質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但是,有的家長的採取的一些措施只會適得其反。因此,科學的引導和正確的措施就十分的關鍵。以上小編為您盤點的提高孩子心理素質秘笈趕緊學習吧。(文章原載於《養生月刊》,刊號:2012年3月號,作者:/陳朱張,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
?從小事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
培養上進心
有些父母習慣說:“我們這麼辛苦是為什麼?一切還不都是為了你!你一定要好好學習才能報答我們!”父母給孩子創造了很好的物質條件,希望孩子沒有後顧之憂地好好學習。但孩子認為,這樣挺舒服的,反正將來父母的一切就都是我的,我為什麼要辛苦學習呢?所以,學習沒有動力,缺乏上進心。
有的父母說:“如果你覺得咱們生活得不好,那你要努力改變它,超過我們;如果你覺得我們活得很好,但這是爸爸媽媽的,和你沒關係,你要從頭幹起。你甘心活得比別人差嗎?”父母只滿足孩子必要的生活需求,並不讓孩子特別滿足,物質上剝奪一些,讓孩子有“窮則思變”的想法,自然會有上進心。
![](http://www.iyangsheng.com/dzbj/20120919/‘http://www.iyangsheng.com/getImage/201209191725036620.jpg‘)
培養愛心
有的父母從小就自然地以孩子為中心,好吃的別人不吃留給孩子,自己捨不得買衣服也要給孩子買玩具,到麥當勞就看著孩子一個人吃,上公共汽車有座位讓孩子先坐等等。孩子早已習慣這樣,覺得理所當然。等到父母老了才發現,孩子上車時一點都不管同行的父母;回家吃飯、看電視都按自己的需要。父母驚呼:“我們的孩子怎麼這樣自私?”
有的父母買了再好吃的東西,都要大家一起分享,哪怕孩子和大家都少吃一點。因為孩子並不缺營養,但缺愛心。所以,給孩子買衣服要普通的、耐用的;買玩具不要那麼與眾不同,向別人炫耀;定期和小朋友聚會,分享玩具和食物;孩子做錯事了,要說事而不說人,讓孩子體會到你的愛心又知道自己錯了。例如說孩子早上不疊被子,媽媽就很累,而不說他又笨又懶。說孩子不聽話媽媽很生氣,但不說媽媽不要你了。
在精神上充分地愛和鼓勵孩子,孩子才會愛別人;但在物質上你只關注他一個,他就只愛自己。
![](http://www.iyangsheng.com/dzbj/20120919/‘http://www.iyangsheng.com/getImage/201209191725036621.jpg‘)
?
?培養責任心
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捨不得孩子吃苦,或嫌孩子做事不放心,所以,不讓孩子幹任何家務事,也不給孩子機會獨立處理事物,一切包辦。結果,孩子長大後,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依賴性很強,自信心不足,責任感很差,家裡家外什麼事都不管。
有的父母讓孩子在家承擔一些事情,打掃衛生、採買東西、個人內務等,孩子到了外面能很快適應環境,並且有很好的組織能力,能體諒父母的辛苦,因為他在做家務時就親身體會到了生活的困難,自然就變得很懂事。
![](http://www.iyangsheng.com/dzbj/20120919/‘http://www.iyangsheng.com/getImage/201209191725036622.jpg‘)
教孩子花錢
有的父母從來不給孩子零花錢,孩子不知道如何花錢和管錢;有的父母把孩子的零花錢管得很緊,一天給多少錢,還要記帳,結果孩子總是想辦法把錢都花光,有時還要問爺爺奶奶多要錢,並不知道節省和計畫用錢。
有父母把一個月的生活費交給自己10歲的孩子管理,自己和孩子每花一筆錢都要孩子記帳,告訴她:如果超支,生活費就要緊張了。結果孩子經常提醒媽媽:“別去吃麥當勞啦!太貴了。不要亂花錢,沒什麼錢了。”孩子自己也學會了不亂花錢。有父母每星期給孩子5元零花錢,如果孩子能忍住一星期不花,則在下星期有適當獎勵,把獎勵的錢積攢下來,到期終可以買孩子所需要的玩具或文具。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和自製力。
![](http://www.iyangsheng.com/dzbj/20120919/‘http://www.iyangsheng.com/getImage/201209191725036623.jpg‘)
?
?孩子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心理封閉。
學生進入青春期,開始有了個人的秘密,本屬正常。但部分學生受多種因素影響,由此發展到自我封閉,喜歡離群索居,不願與人交往,更不願向人敞開心扉。因而遇到煩惱時,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相應對策可採取:向孩子講清楚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人的健康發展和事業成功的重要作用,引導孩子既要與全班同學友好相處,也應該有幾位關係密切的好朋友,能夠互相說說心裡話。父母則應該爭取成為孩子信賴的良師益友。
![](http://www.iyangsheng.com/dzbj/20120919/‘http://www.iyangsheng.com/getImage/201209191725036624.jpg‘)
原因之二:壓力過大。
父母望子成龍,教師期望過高,“片追”風屢禁不止,學習、升學壓力沉重地壓迫著孩子的身心。相應對策可採取:1、要使孩子懂得學習是為了發展提高自己,只要刻苦努力就有收穫和進步,考大學並非唯一出路,任何行業都可以成才等道理。淡化名次觀念,引導孩子辯證地看待學習成績,既要橫比,也要縱比,先肯定進步,再找出差距。本人對學習目標的確定都要本著量力而行的原則,使之可望可及。
![](http://www.iyangsheng.com/dzbj/20120919/‘http://www.iyangsheng.com/getImage/201209191725036625.jpg‘)
原因之三:未經挫折。
孩子從家庭到學校、從小學到中學,一路順風,未經挫折,偶遇挫折卻一蹶不振。相應對策可採取:平時注意向孩子介紹成功者成功之前的艱辛歷程,使孩子懂得人生之路不可能是筆直平坦的。家長如能以親身體會教育孩子,效果更好。可假設某些經受挫折的情境,如:假如我高考落榜、假如我競爭失敗、假如我是一個殘疾人等,和孩子一起討論討論,各抒己見,並肯定那些積極向上的意見,從而增強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除了客觀外在的原因之外,和具體個人的性格氣質也有很大關係。但性格氣質並非完全來自遺傳,也靠後天養成。如果你的家庭有一種民主和諧的氣氛,作為父母又是這方面的有心人,那麼,孩子因性格氣質差異造成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狀況也會逐漸改變的。
總結:做家長的都知道心理素質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但是,有的家長的採取的一些措施只會適得其反。因此,科學的引導和正確的措施就十分的關鍵。以上小編為您盤點的提高孩子心理素質秘笈趕緊學習吧。(文章原載於《養生月刊》,刊號:2012年3月號,作者:/陳朱張,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