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八味丸的功效與作用

對於八味丸, 有的人或許還不太熟悉, 其實八味丸是一種中藥方劑, 對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關於八味丸的功效與作用將會在下文中給您介紹。

【處方】 川巴戟45克(酒沒, 去心, 用荔枝肉30克, 同炒赤色, 去荔枝肉不要)高良薑30克(銼碎, 用麥門冬45克, 去心, 同炒赤色為度, 去門冬)川楝子60克(去核, 用降真香30克, 銼碎同炒, 油出為度, 去降真香)吳茱萸45克(去梗, 用青鹽30克, 同炒後, 茱萸炮, 同用)胡蘆巴30克(用全蠍14個, 同炒後, 胡蘆巴炮, 去全蠍不用)山藥45克(用熟地黃同炒焦色, 去地黃不用)茯苓30克(用川椒30克, 同炒赤色, 去椒不用)香附子45克(去毛,

用牡丹皮30克, 同炒焦色, 去牡丹皮不用)

【制法】 上藥研為細末, 鹽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溫補肝腎, 暖丹田, 聰耳目, 老人常服益壽延年。 積年冷病, 及遺精, 白濁, 婦人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 空腹時用鹽湯或溫酒送下。

【摘錄】 《壽親養老新書》卷四

【別名】 八物腎氣丸、腎氣丸、陳氏八味丸

【處方】 八味丸去附子, 加五味子。

【功能主治】 平補氣血, 堅固牙齒, 活血, 駐顏益壽。 主腎陰不足, 虛火上炎, 消渴, 面赤足冷, 大風冷, 消渴, 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八物腎氣丸、腎氣丸(《禦藥院方》卷六)、陳氏八味丸(《飼鶴亭集方》)。 《禦藥院方》本方用法:上為細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 空心、食前溫酒送下, 一日二次。

【摘錄】 方出《肘後方》卷四,

名見《朱氏集驗方》卷二

【處方】 牛膝(去蘆, 酒浸1宿)、當歸(去蘆, 酒浸1宿)、菟絲子(洗淨, 酒浸3宿, 研成餅)、地骨皮(去土)、遠志(湯泡, 去心)、石菖蒲(9節者, 去毛)、綿黃耆(蜜炙)、熟幹地黃(去土)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末, 酒煮山藥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補肝腎, 明眼目。 主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 空心鹽湯送下。

【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九

【處方】 枳殼半兩, 杏仁120粒(去皮尖), 鹽梅7枚, 巴豆20粒(去油), 好茶末4錢, 黃連1兩, 黃蠟5錢, 百草霜2兩, 蓮蓬1兩。

【制法】 上為末, 溶黃蠟為丸。

【功能主治】 赤白痢。

【用法用量】 赤白痢, 甘草湯送下;白痢, 白姜湯送下。

【摘錄】 《普濟方》卷三九七

【處方】 川巴戟1兩半(酒浸, 去心, 用荔枝肉1兩, 同炒赤色, 去荔枝肉不要), 高良薑1兩(銼碎, 用麥門冬1兩半, 去心, 同炒赤色為度, 去門冬),

川楝子2兩(去核, 用降真香1兩, 銼碎同炒, 油出為度, 去降真香), 吳茱萸1兩半(去梗, 用青鹽1兩, 同炒後, 茱萸炮, 同用), 胡蘆巴1兩(用全蠍14個, 同炒後, 胡蘆巴炮, 去全蠍不用), 山藥1兩半(用熟地黃同炒焦色, 去地黃不用), 茯苓1兩(用川椒1兩, 同炒赤色, 去椒不用), 香附子1兩半(去毛, 用牡丹皮1兩, 同炒焦色, 去牡丹皮不用)。

【制法】 上為細末, 鹽煮, 麵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老人常服延壽延年, 溫平補肝腎, 清上實下, 分清濁二氣, 補暖丹田。 主積年冷病, 累歲沉屙, 遺精白濁, 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 空心、食前鹽湯送下;溫酒亦得。

【摘錄】 《壽親養老》卷四

文章介紹的八味丸的藥用價值, 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 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八味丸等一些中藥方劑來調理,

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應該繼續發揚光大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