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葉耳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廈門《新療法與中草藥選編》
【拼音名】Cū Yè ěr Cǎo
【英文名】Herb of Hispid Hedyotis, Auricled Hedyostis Herb
【別名】鶯哥利、光天化戟、細茜草、大號杉刺癀、小號大角莢、茜草節節花、鍋老根、殺蟲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粗葉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dyotis hispida Retz.[ Oldenlandia hispida Poir.]
採收和儲藏:秋季采全草, 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粗葉耳草, 一年生披散草本。 高25-30cm。 枝條平臥, 上部四棱柱形, 下部圓柱形, 被短粗毛。 葉對生;近無柄;托葉鞘狀, 頂部分裂成數根剌毛;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工2.5-5cm, 寬6-20mm, 先端尖, 基部楔形或鈍, 上面被角質的短硬毛, 觸之剌手, 下麵被短硬毛, 紙質或薄革質。 團傘花序依生;無總花梗;苞片披針形, 長3-4mm, 粗糙;花無梗;萼簡倒圓錐形, 長約1mm, 萼裂片4, 披針形, 長1-1.5mm;花冠白色, 近漏斗形, 長3.8-4mm, 4裂;雄蕊著生於花冠簡喉部;柱頭頭狀, 粗糙。 蒴果卵形, 長1.5-2.5mm, 直徑1.5-2mm, 被粗乞求, 熟時頂部開裂。 種子多數, 有棱。 花期3-11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草叢、路旁及疏林下。
資源分佈:分佈于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全草長25-50cm。 莖圓柱形, 上部四棱形, 被短粗毛。 葉對生, 多皺縮, 完整葉展平後呈短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工2.5-6.5cm, 寬6-20cm, 上面有角質的短硬毛, 下面被短硬毛, 先端漸尖, 基部楔形;托葉鞘狀, 先端分裂成數棖剌毛;近無柄;膜質或紙質。 團傘狀花序腋生, 有花2-6條, 無總花梗, 具披針形的苞片;花4數, 無梗, 花萼倒圓錐形, 被粗毛;花冠類白色, 略有香氣, 裂片披形, 長1.8-2mm。 蒴果卵形, 長1.5-2.5mm, 被粗毛, 成熟後先端列裂, 具宿萼。 氣微, 味淡。
【性味】苦;涼
【歸經】肺;脾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小兒麻痹症, 風濕痹痛, 感冒發熱;咽喉痛;胃腸炎;蛇蟲咬傷;疔瘡癤腫
【附方】①治小兒麻痹症: 鮮粗葉耳草五錢,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