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獨活散的功效與作用

現今藥物的種類比較多, 在選擇時最好不要隨意進行, 應該先對藥物進行一定的瞭解, 那麼你對獨活散這種中藥方劑有瞭解嗎?

【處方】 川芎 獨活(去蘆頭)防風(去蘆頭)槁本(去土)旋複花 蔓荊子 細辛(去葉、土)各30克 石膏(研)甘草(炙)各15克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主頭目眩暈。

【用法用量】 每服6克, 用水300毫升, 加生薑3片, 煎至210毫升, 食後熱服。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二

【處方】 獨活2兩, 桂心2兩, 防風1兩(去蘆頭), 當歸1兩(銼, 微炒), 赤芍藥1兩半, 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中風不得語, 身體拘急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 加生薑半分,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九

【處方】 獨活半兩, 防風半兩, 防己半兩, 秦艽半兩, 黃耆半兩, 芍藥半兩, 人參半兩, 白術半兩, 茯神半兩, 芎䓖半兩, 遠志半兩, 升麻半兩, 石斛半兩, 牛膝半兩, 丹參半兩, 羚羊角屑半兩, 甘草半兩, 厚樸半兩, 天門冬半兩, 五加皮半兩, 桂心半兩, 黃芩半兩, 地骨皮半兩, 橘皮1兩半, 麻黃1兩半, 幹地黃1兩半, 檳榔1兩, 槁本1兩, 杜仲1兩, 烏犀角1兩, 薏苡仁半升, 石膏3兩。

【制法】 上藥各細切, 和勻, 為粗散。

【功能主治】 除餘風。 主風痱, 服防風散愈後用之。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以水1盞半, 加生薑半分, 同煎至8分, 濾去滓, 1日2次。 若或覺心中熱煩, 以竹瀝代水煮之, 臨煎藥, 加生薑1味, 斟酌用之。

【摘錄】 《醫方類聚》卷二十引《神巧萬全方》

【處方】 獨活2兩, 黑豆1合(銼, 炒熟), 天南星半兩(炮裂), 生薑半兩, 防風1兩(去蘆頭)。

【制法】 上銼細。

【功能主治】 中風, 口噤不開, 筋脈拘急, 疼痛。

【用法用量】 以清酒5大盞, 煎取3大盞, 入於瓶中, 密蓋良久, 去滓放溫, 拗開口, 灌半中盞, 頻頻服之,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九

【處方】 獨活1兩, 防風1兩(去蘆頭), 桂心半兩, 秦艽1兩(去苗), 荊芥穗1兩, 白術1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葛根1兩(銼), 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中風, 失音不語, 四肢強直。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 加生薑半分,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九

【處方】 獨活1兩, 防風3分(去蘆頭), 五加皮3分, 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赤芍藥1兩, 乾薑半兩(炮裂, 銼), 桂心1兩半, 牛膝1兩(去苗),

五味子3分, 杜仲1兩半(去粗皮, 炙微黃, 銼), 石斛1兩(去根), 沉香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後, 腎臟風虛, 腳膝疼痛少力, 不能步行。

【用法用量】 每服5錢, 以水1大盞, 加生薑半分, 煎至5分, 去滓, 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十四

【處方】 獨活3分, 漢防己1兩, 秦艽3分(去苗), 黃耆半兩(銼), 赤芍藥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茯神半兩, 白術半兩, 芎䓖半兩, 遠志半兩(去心), 石膏1兩, 川升麻半兩, 防風3分(去蘆頭), 丹參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天門冬半兩(去心), 薏苡仁半兩, 羚羊角屑3分, 五加皮半兩, 生幹地黃3分, 麻黃1兩(去根節), 地骨皮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風痱。 心熱煩悶, 四肢不仁。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 加生薑半分, 煎至5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九

【處方】 獨活1兩,

桑寄生1兩, 杜仲3分(去粗皮, 炙微黃, 銼), 牛膝1兩(去苗), 細辛3分, 秦艽1兩(去苗), 赤茯苓1兩, 桂心1兩, 防風1兩(去蘆頭), 芎䓖3分, 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當歸1兩(銼, 微炒),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赤芍藥3分, 生幹地黃1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婦人風痹, 手足不隨, 身體疼痛, 言語謇澀, 筋脈攣急。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六十九

【處方】 獨活1兩, 細辛1兩, 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甘菊花1兩, 麻黃1兩(去根節), 木通1兩(銼), 五味子1兩, 赤茯苓1兩, 紫菀1兩(洗去苗土), 桂心1兩, 白術1兩, 芎䓖1兩, 桑根白皮1兩(銼), 甘草1兩(炙微赤, 銼), 杏仁1兩(湯浸, 去皮尖雙仁, 麩炒微黃)。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肺臟中風冷, 頭疼項強, 背痛鼻幹, 心悶, 語聲不出, 胸中少氣, 四肢無力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六

【處方】 獨活1兩, 羚羊角屑3分, 桂心3分, 當歸3分(銼, 微炒), 黃芩3分, 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麻黃1兩(去根節), 防風3分(去蘆頭), 細辛3分。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婦人中風, 筋脈拘急, 腰背反張, 狀如角弓, 言語謇澀。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以水1中盞,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六十九

【處方】 獨活1兩, 白術3分, 防風2分(去蘆頭), 細辛3分, 人參3分(去蘆頭), 石膏2兩, 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 赤芍藥半兩,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芎䓖3分, 荊芥3分。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婦人風眩, 頭痛嘔逆, 身體時痛, 情思昏悶。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以水1中盞, 加生薑半分, 薄荷7葉,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六十九

【別名】 附子獨活湯

【處方】 獨活1兩, 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防風半兩(去蘆頭), 芎䓖半兩, 丹參半兩, 萆薢半兩(銼), 菖蒲半兩, 天麻1兩, 桂心1兩, 黃耆半兩(銼), 當歸1兩(銼, 微炒), 細辛半兩, 山茱萸半兩, 白術半兩, 甘菊花半兩, 牛膝半兩(去苗),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 去瓤), 甘草半兩(炙微赤, 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腎臟中風, 腰脊疼痛, 不得俯仰, 兩腳冷痹, 緩弱不遂, 頭昏耳聾, 語音渾濁, 四肢沉重。 腎臟中風, 肌色黎黑, 骨節酸痛, 多汗惡風, 身體沉重。

【用法用量】 附子獨活湯(《聖濟總錄》卷二十)。

【摘錄】 《聖惠》卷七

【處方】 獨活1兩, 蔓荊子半兩, 人參1兩(去蘆頭), 黃芩3分, 玄參3分, 秦艽3分(去苗), 沙參3分(去蘆頭), 枳殼3分(麩炒微黃, 去瓤), 羚羊角屑3分, 白鮮皮3分, 防風3分(去蘆頭), 甘菊花3分。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肺臟風毒,鼻塞,面癢生瘡。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溫漿水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六

【別名】 獨活湯、防風散

【處方】 獨活1兩,茯神3分,防風3分(去蘆頭),羚羊角屑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人參3分(去蘆頭),前胡3分(去蘆頭),沙參3分(去蘆頭),旋覆花3分,黃耆3分(銼),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脾臟中風,胸膈痰涎,言語不利,翕翕發熱,智意昏濁。

【用法用量】 獨活湯(《聖濟總錄》卷五)、防風散(《校注婦人良方》卷三)。

【摘錄】 《聖惠》卷五

【處方】 獨活1兩,羚羊角屑1兩,麻黃1兩半(去根節),桂心1兩,當歸1兩(銼,微炒),五加皮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荊芥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肝中風,筋脈拘急,肢節疼痛,起臥艱難。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 忌豬肉、毒魚。

【摘錄】 方出《聖惠》卷三,名見《普濟方》卷八十九

【別名】 獨活白術散

【處方】 獨活4分,白術12分,防風8分,細辛4分,人參4分,乾薑4分,蜀天雄(炮)1分,桂心1分,栝樓6分。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風眩厥逆,身體疼痛,百節不隨,目眩心亂,反側若癲,發作無常。

【用法用量】 獨活白術散(《聖濟總錄》卷十六)。

【注意】 忌桃、李、雀肉、豬肉、冷水、生菜、生蔥等物。

【摘錄】 《外台》卷十五引《古今錄驗》

【處方】 獨活1兩,甘菊花1兩,蔓荊子1兩,芎䓖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肝臟實,目赤昏澀,熱淚不止,筋脈拘急,背膊勞倦及頭昏項頸緊急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中盞,加酸棗仁、鼠粘子各50粒(研碎),同煎至7分,並滓服,不拘時候。

【摘錄】 《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

【別名】 獨活湯

【處方】 獨活1兩,黃耆1兩(銼),防風3分(去蘆頭),白鮮皮3分,茯神1兩,羚羊角屑3分,桂心半兩,酸棗仁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中風,四肢拘攣,心神煩亂,不得睡。

【用法用量】 獨活湯(《聖濟總錄》卷一七四)。

【摘錄】 《聖惠》卷八十三

【別名】 獨活酒

【處方】 獨活1兩,天麻1兩,防風1兩(去蘆頭),桂心半兩,麻黃3分(去根節),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當歸半兩(銼,微炒),赤芍藥3分,荊芥半兩,羚羊角屑3分,芎䓖半兩,蔓荊子半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後中風,睡臥不安,筋脈四肢攣急或強直。

【用法用量】 獨活酒(《普濟方》卷三五○)。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處方】 獨活1兩,麻黃1兩(去根節),防風1兩(去蘆頭),石膏2兩,芎䓖半兩,蔓荊子半兩,桂心半兩,赤芍藥半兩,犀角屑半兩,茯神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甘菊花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羚羊角屑半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半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後中風恍惚,語澀,心胸不利,頭目疼痛,四肢壯熱。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處方】 獨活2兩,防風2兩(去蘆頭),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桂心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當歸1兩(銼,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細辛半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後中風,口噤肩強直,四肢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酒各半中盞,煎至6分,去滓,拗開口灌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處方】 獨活1兩,防風1兩(去蘆頭),葛根半兩(銼),羚羊角屑3分,赤箭1兩,當歸3分,酸棗仁3分(微炒),芎䓖半兩,秦艽半兩(去苗),麻黃1兩(去根,銼),五加皮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風痙。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四

【處方】 獨活1兩,赤箭1兩,麻黃1兩(去根節),烏犀角屑3分,羌活3分,防風3兩(去蘆頭),天蓼木3兩,白附子3分,漢防己半兩,桂心半兩,芎䓖半兩,白僵蠶半兩,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龍齒1兩(研入)。

【制法】 上為細散,入研了藥令勻。

【功能主治】 妊娠因洗頭中風,身體強硬,牙關緊急,失音不語。

【用法用量】 每服3錢,薄荷湯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四

【處方】 獨活(去蘆頭)1錢,阿魏(面少許,和如薄餅子,火上焙乾,搗為末)1錢,桂(去粗皮)1分,大黃(銼,炒)1分,牛膝(去苗,銼)1分,羌活(去蘆頭)1分,鱉甲(醋炙)1分,當歸(切,焙)1分,幹蠍(炒)1分,黃耆(銼)1分,芎䓖1分,赤茯苓(去黑皮)1分,木香1分,麻黃(去根節)1分,蔓荊子1分,半夏(洗去滑)1分,吳茱萸(炒)1錢半,荊芥穗2錢,虎骨(酥炙)4錢,芫花1兩,狼毒(捶碎,以醋3升,同芫花於石器內煮幹)半兩,白花蛇(酒浸,去骨,炙幹,仍用酒溫,又幹,如是者20餘次,搗)1兩,麝香少許(研),牽牛子。

【制法】 上將芫花、狼毒2味別作一處為末,牽牛子、半夏2味亦別作一處為末,其餘眾藥共作一處為末。

【功能主治】 走注風,兩足疼痛腫起,忽偏在一足痛,行履不得,其痛處遊走不定,忽上項,頭目昏亂,忽走在右手,忽走在左手,忽在一手指頭上,忽在一腳趾頭上,只有一點痛,痛不可忍,其遊走痛處一點常赤色,甚則遍身有赤色,或攻項背,或把腰膊,或注腳下,或攻胸脅,腿骨與脛骨俱小,惟有膝頭粗腫;亦治白虎風,甚則下青糞。

【用法用量】 吃此藥後,或痛處在指甲下或在腳指甲下,破出得惡血,或在鼻中出得惡血,其病方可除根。方中牽牛子用量原缺。

【摘錄】 《普濟方》卷九十八引《護命》

【處方】 獨活1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天門冬1兩(去心),黃耆1兩(銼),甘菊花1兩,防風1兩(去蘆頭),側子1兩(炮裂,去皮臍),漢防己1兩,檳榔1兩,赤茯苓1兩,牛膝1兩(去苗),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生幹地黃1兩,半夏2分(湯洗7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腳氣。緩弱頑痹,痰壅氣滿,心胸悶亂,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方出《聖惠》卷四十五,名見《普濟方》卷二四三

【處方】 獨活1兩半,麻黃1兩(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芎䓖1兩,桂心1兩,天麻1兩,當歸(銼,微炒)1兩,生幹地黃1兩,五加皮1兩,防風(去蘆頭)1兩,側子(炮裂,去皮臍)1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後中風,若背項強,四肢拘急,不得轉動。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處方】 獨活、地骨皮、細辛、芎䓖、菊花、防風(去叉)、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氣虛感風,或驚恐相乘,肝膽受邪,使上氣不守正位,致頭招搖,手足顫掉,漸成目昏。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取6分清汁,入少竹瀝,再煎,食後溫服,1日2次。

【摘錄】 《三因》卷二

【處方】 獨活1兩,牛膝2兩(去苗),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芎䓖3分,桂心3分,赤芍藥3分,當歸3分(銼,微炒),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冷滯,風氣攻刺,腰胯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四十四

【處方】 獨活1兩,石斛1兩(去根,銼),海桐皮1兩(銼),防風1兩(去蘆頭),當歸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羚羊角屑1兩,芎䓖1兩,牛膝1兩(去苗),五加皮1兩,仙靈脾1兩,桂心1兩,漢防己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風毒攻兩腳,軟弱無力,行立艱難。中風,半身不遂,身體筋脈攣急,肝心壅滯。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注意】 忌生冷、油膩、毒魚、滑物。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一

【處方】 獨活1兩,白僵蠶3分(微炒),幹蠍半兩(微炒),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防風3分(去蘆頭),芎䓖1兩,當歸3分,麻黃1兩(去根節),桂心1兩,赤芍藥3分,天麻1兩,細辛3分。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破傷風,四肢不收,口中沫出,及中賊風。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一

【別名】 獨活湯

【處方】 獨活半兩,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防風半兩(去蘆頭),麻黃3分(去根節),桂心半兩,芎䓖半兩,薏苡仁1兩,赤茯苓3分,牛膝3分(去苗),人參半兩(去蘆頭),白術半兩,茵芋半兩,海桐皮半兩(銼),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風,身體疼痛,腰背拘急。婦人血風攻注,腳膝虛腫,或上焦不利。

【用法用量】 獨活湯(《聖濟總錄》卷一五○)。

【注意】 忌生冷、油膩、毒魚、滑物。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一

【處方】 獨活2兩,赤茯苓1兩,漢防己1兩,芎䓖1兩,赤芍藥1兩,麻黃1兩半(去根節),牛膝1兩(去苗),當歸1兩(銼,微炒),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萆薢1兩(銼),桂心2兩,茵芋1兩,防風1兩(去蘆頭),羚羊角屑1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偏風。手足不遂,肌肉頑痹。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 忌食生冷、油膩、豬、魚、雞、狗肉。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一

【處方】 獨活1兩,防風1兩(去蘆頭),桂心1兩,漢防己半兩,白術半兩,麻黃1兩(去根節),人參半兩(去蘆頭),羚羊角屑半兩,細辛半兩,茵芋半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秦艽半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卒中風。忽倒悶絕,口噤不語,氣厥不識人,閉目不開,針灸不知痛處。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加竹瀝1合,更煎2-3沸,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

【處方】 獨活3分,萆薢1兩,防風1兩(去蘆頭),細辛1兩,人參1兩(去蘆頭),乾薑1兩(炮裂,銼),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丹參1兩,牛膝1兩(去苗)。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風痹。身體不舉,常多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九

【處方】 獨活1兩,羌活1兩,芎䓖3分,桂心3分,赤茯苓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羚羊角屑3分,白僵蠶1兩(微炒),天麻1兩,麻黃1兩(去根節),丹參3分,幹蠍1兩(微炒)。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中風。中面㖞斜,手腳不遂,風入臟腑,昏悶不語,腰脊如解,難以俯仰,骨痹冷痛,心驚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薄荷熱酒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九

【處方】 獨活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一切癬。

【用法用量】 以酒調和如糊,先用皂莢水洗癬上,然後塗之,每日2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三七

【處方】 獨活1兩,桂心1兩,芎䓖1兩,麻黃1兩(去根節),防風1兩(去蘆頭),白術1兩,赤芍藥1兩,細辛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柔風。肌肉軟弱,身體疼痛,四肢不仁。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二

【處方】 川獨活(黃色如兔眼者,去蘆洗,焙乾稱)1兩,白術1兩,白茯苓(去皮)1兩,秦艽(洗,去蘆)1兩,葳蕤(洗)1兩,柏子仁(研)1兩,甘草(炙)1兩,犀角(鎊)半兩,川椒(去目並合口,微火炒,地上出汗)半兩,熟幹地黃(酒灑,9蒸9曬,焙乾稱)半兩,枳實(湯浸,洗去瓤,薄切,麩炒)半兩,白芷(不見火)半兩,官桂(去粗皮,不見火)半兩,人參(去蘆)1分。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一切風。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1個,同煎至7分服,不拘時候。

【各家論述】 《本事方釋義》:獨活氣味苦辛甘平,入足厥陰、少陰;白術氣味甘溫微苦,入足太陰、陽明;茯苓氣味甘平淡滲,入足陽明;葳蕤氣味甘平,入手、足太陰;秦艽氣味苦平,入手、足陽明,兼入肝膽;柏子仁氣味苦辛微溫,入足厥明;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陽;犀角氣味苦酸鹹寒,入足厥陰、手少陰;川椒氣味辛溫,入手、足大陰及命門;熟地黃氣味甘寒微苦,入足少陰;枳實氣味苦寒,入足太陰;白芷氣味辛溫,入手、足陽明,為引經之藥;官桂氣味辛溫,入足厥陰;人參氣味甘溫,入足陽明。即驚恐亦七情所傷之病,致臟腑偏勝不平,故用補五臟之藥,護持正氣,雖用獨活為主,再佐以辛溫苦寒之品,使偏勝者得以和平,客病何由得入哉。

【摘錄】 《本事》卷一

【處方】 獨活半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芎䓖1兩,防風3分(去蘆頭),當歸1兩(銼,微炒),細辛1兩,桂心半兩,赤箭半兩,羚羊角屑半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中風。偏枯不遂,口眼不正,語澀,四肢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1-2沸,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 忌生冷、油膩、豬雞肉。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三

【處方】 獨活1兩,黃芩1兩,莽草1兩,當歸1兩,川芎1兩,大黃1兩,赤芍藥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一切癰疽。

【用法用量】 分作2次,先用豬蹄,以水2升,煮令蹄熟,去蹄入藥,再煎10餘沸,去滓,乘熱洗瘡。

【摘錄】 《醫方類聚》卷一七四引《簡易》

【處方】 獨活5錢,升麻5錢,川斷5錢,地黃5錢,桂皮1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忽吐衄下血,甚而九竅皆血。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白湯調下,1日2次。

【摘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

【處方】 獨活1兩半(鹽水炒),白芍1兩半(炒),防風1兩半(鹽水炒),當歸3兩,遠志1兩半,生地5兩,龍齒3兩(煆),茯神2兩(去木),人參1兩5錢,炙草1兩5錢。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產後風邪乘虛襲傷營陰,心神失養,心血心氣俱餒,驚悸不安,脈浮虛微數。

【用法用量】 每服3錢,銀器煎湯,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 方中獨活開經氣,防風散風

以上就是本文對於獨活散這種中藥方劑的一些介紹,現在人們對養生都已經重視起來,特別是各大電視上都會報導一些有關養生的方法,從飲食方面到運動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學習一些這樣的方法,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好的調養。

【功能主治】 肺臟風毒,鼻塞,面癢生瘡。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溫漿水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六

【別名】 獨活湯、防風散

【處方】 獨活1兩,茯神3分,防風3分(去蘆頭),羚羊角屑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人參3分(去蘆頭),前胡3分(去蘆頭),沙參3分(去蘆頭),旋覆花3分,黃耆3分(銼),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脾臟中風,胸膈痰涎,言語不利,翕翕發熱,智意昏濁。

【用法用量】 獨活湯(《聖濟總錄》卷五)、防風散(《校注婦人良方》卷三)。

【摘錄】 《聖惠》卷五

【處方】 獨活1兩,羚羊角屑1兩,麻黃1兩半(去根節),桂心1兩,當歸1兩(銼,微炒),五加皮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荊芥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肝中風,筋脈拘急,肢節疼痛,起臥艱難。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 忌豬肉、毒魚。

【摘錄】 方出《聖惠》卷三,名見《普濟方》卷八十九

【別名】 獨活白術散

【處方】 獨活4分,白術12分,防風8分,細辛4分,人參4分,乾薑4分,蜀天雄(炮)1分,桂心1分,栝樓6分。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風眩厥逆,身體疼痛,百節不隨,目眩心亂,反側若癲,發作無常。

【用法用量】 獨活白術散(《聖濟總錄》卷十六)。

【注意】 忌桃、李、雀肉、豬肉、冷水、生菜、生蔥等物。

【摘錄】 《外台》卷十五引《古今錄驗》

【處方】 獨活1兩,甘菊花1兩,蔓荊子1兩,芎䓖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肝臟實,目赤昏澀,熱淚不止,筋脈拘急,背膊勞倦及頭昏項頸緊急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中盞,加酸棗仁、鼠粘子各50粒(研碎),同煎至7分,並滓服,不拘時候。

【摘錄】 《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

【別名】 獨活湯

【處方】 獨活1兩,黃耆1兩(銼),防風3分(去蘆頭),白鮮皮3分,茯神1兩,羚羊角屑3分,桂心半兩,酸棗仁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中風,四肢拘攣,心神煩亂,不得睡。

【用法用量】 獨活湯(《聖濟總錄》卷一七四)。

【摘錄】 《聖惠》卷八十三

【別名】 獨活酒

【處方】 獨活1兩,天麻1兩,防風1兩(去蘆頭),桂心半兩,麻黃3分(去根節),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當歸半兩(銼,微炒),赤芍藥3分,荊芥半兩,羚羊角屑3分,芎䓖半兩,蔓荊子半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後中風,睡臥不安,筋脈四肢攣急或強直。

【用法用量】 獨活酒(《普濟方》卷三五○)。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處方】 獨活1兩,麻黃1兩(去根節),防風1兩(去蘆頭),石膏2兩,芎䓖半兩,蔓荊子半兩,桂心半兩,赤芍藥半兩,犀角屑半兩,茯神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甘菊花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羚羊角屑半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半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後中風恍惚,語澀,心胸不利,頭目疼痛,四肢壯熱。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處方】 獨活2兩,防風2兩(去蘆頭),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桂心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當歸1兩(銼,微炒),麻黃1兩(去根節),細辛半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後中風,口噤肩強直,四肢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酒各半中盞,煎至6分,去滓,拗開口灌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處方】 獨活1兩,防風1兩(去蘆頭),葛根半兩(銼),羚羊角屑3分,赤箭1兩,當歸3分,酸棗仁3分(微炒),芎䓖半兩,秦艽半兩(去苗),麻黃1兩(去根,銼),五加皮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風痙。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四

【處方】 獨活1兩,赤箭1兩,麻黃1兩(去根節),烏犀角屑3分,羌活3分,防風3兩(去蘆頭),天蓼木3兩,白附子3分,漢防己半兩,桂心半兩,芎䓖半兩,白僵蠶半兩,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龍齒1兩(研入)。

【制法】 上為細散,入研了藥令勻。

【功能主治】 妊娠因洗頭中風,身體強硬,牙關緊急,失音不語。

【用法用量】 每服3錢,薄荷湯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四

【處方】 獨活(去蘆頭)1錢,阿魏(面少許,和如薄餅子,火上焙乾,搗為末)1錢,桂(去粗皮)1分,大黃(銼,炒)1分,牛膝(去苗,銼)1分,羌活(去蘆頭)1分,鱉甲(醋炙)1分,當歸(切,焙)1分,幹蠍(炒)1分,黃耆(銼)1分,芎䓖1分,赤茯苓(去黑皮)1分,木香1分,麻黃(去根節)1分,蔓荊子1分,半夏(洗去滑)1分,吳茱萸(炒)1錢半,荊芥穗2錢,虎骨(酥炙)4錢,芫花1兩,狼毒(捶碎,以醋3升,同芫花於石器內煮幹)半兩,白花蛇(酒浸,去骨,炙幹,仍用酒溫,又幹,如是者20餘次,搗)1兩,麝香少許(研),牽牛子。

【制法】 上將芫花、狼毒2味別作一處為末,牽牛子、半夏2味亦別作一處為末,其餘眾藥共作一處為末。

【功能主治】 走注風,兩足疼痛腫起,忽偏在一足痛,行履不得,其痛處遊走不定,忽上項,頭目昏亂,忽走在右手,忽走在左手,忽在一手指頭上,忽在一腳趾頭上,只有一點痛,痛不可忍,其遊走痛處一點常赤色,甚則遍身有赤色,或攻項背,或把腰膊,或注腳下,或攻胸脅,腿骨與脛骨俱小,惟有膝頭粗腫;亦治白虎風,甚則下青糞。

【用法用量】 吃此藥後,或痛處在指甲下或在腳指甲下,破出得惡血,或在鼻中出得惡血,其病方可除根。方中牽牛子用量原缺。

【摘錄】 《普濟方》卷九十八引《護命》

【處方】 獨活1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天門冬1兩(去心),黃耆1兩(銼),甘菊花1兩,防風1兩(去蘆頭),側子1兩(炮裂,去皮臍),漢防己1兩,檳榔1兩,赤茯苓1兩,牛膝1兩(去苗),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生幹地黃1兩,半夏2分(湯洗7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腳氣。緩弱頑痹,痰壅氣滿,心胸悶亂,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方出《聖惠》卷四十五,名見《普濟方》卷二四三

【處方】 獨活1兩半,麻黃1兩(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芎䓖1兩,桂心1兩,天麻1兩,當歸(銼,微炒)1兩,生幹地黃1兩,五加皮1兩,防風(去蘆頭)1兩,側子(炮裂,去皮臍)1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後中風,若背項強,四肢拘急,不得轉動。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處方】 獨活、地骨皮、細辛、芎䓖、菊花、防風(去叉)、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氣虛感風,或驚恐相乘,肝膽受邪,使上氣不守正位,致頭招搖,手足顫掉,漸成目昏。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取6分清汁,入少竹瀝,再煎,食後溫服,1日2次。

【摘錄】 《三因》卷二

【處方】 獨活1兩,牛膝2兩(去苗),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芎䓖3分,桂心3分,赤芍藥3分,當歸3分(銼,微炒),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冷滯,風氣攻刺,腰胯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四十四

【處方】 獨活1兩,石斛1兩(去根,銼),海桐皮1兩(銼),防風1兩(去蘆頭),當歸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羚羊角屑1兩,芎䓖1兩,牛膝1兩(去苗),五加皮1兩,仙靈脾1兩,桂心1兩,漢防己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風毒攻兩腳,軟弱無力,行立艱難。中風,半身不遂,身體筋脈攣急,肝心壅滯。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注意】 忌生冷、油膩、毒魚、滑物。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一

【處方】 獨活1兩,白僵蠶3分(微炒),幹蠍半兩(微炒),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防風3分(去蘆頭),芎䓖1兩,當歸3分,麻黃1兩(去根節),桂心1兩,赤芍藥3分,天麻1兩,細辛3分。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破傷風,四肢不收,口中沫出,及中賊風。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一

【別名】 獨活湯

【處方】 獨活半兩,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防風半兩(去蘆頭),麻黃3分(去根節),桂心半兩,芎䓖半兩,薏苡仁1兩,赤茯苓3分,牛膝3分(去苗),人參半兩(去蘆頭),白術半兩,茵芋半兩,海桐皮半兩(銼),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風,身體疼痛,腰背拘急。婦人血風攻注,腳膝虛腫,或上焦不利。

【用法用量】 獨活湯(《聖濟總錄》卷一五○)。

【注意】 忌生冷、油膩、毒魚、滑物。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一

【處方】 獨活2兩,赤茯苓1兩,漢防己1兩,芎䓖1兩,赤芍藥1兩,麻黃1兩半(去根節),牛膝1兩(去苗),當歸1兩(銼,微炒),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萆薢1兩(銼),桂心2兩,茵芋1兩,防風1兩(去蘆頭),羚羊角屑1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偏風。手足不遂,肌肉頑痹。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 忌食生冷、油膩、豬、魚、雞、狗肉。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一

【處方】 獨活1兩,防風1兩(去蘆頭),桂心1兩,漢防己半兩,白術半兩,麻黃1兩(去根節),人參半兩(去蘆頭),羚羊角屑半兩,細辛半兩,茵芋半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秦艽半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卒中風。忽倒悶絕,口噤不語,氣厥不識人,閉目不開,針灸不知痛處。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加竹瀝1合,更煎2-3沸,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

【處方】 獨活3分,萆薢1兩,防風1兩(去蘆頭),細辛1兩,人參1兩(去蘆頭),乾薑1兩(炮裂,銼),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丹參1兩,牛膝1兩(去苗)。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風痹。身體不舉,常多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九

【處方】 獨活1兩,羌活1兩,芎䓖3分,桂心3分,赤茯苓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羚羊角屑3分,白僵蠶1兩(微炒),天麻1兩,麻黃1兩(去根節),丹參3分,幹蠍1兩(微炒)。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中風。中面㖞斜,手腳不遂,風入臟腑,昏悶不語,腰脊如解,難以俯仰,骨痹冷痛,心驚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薄荷熱酒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九

【處方】 獨活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一切癬。

【用法用量】 以酒調和如糊,先用皂莢水洗癬上,然後塗之,每日2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三七

【處方】 獨活1兩,桂心1兩,芎䓖1兩,麻黃1兩(去根節),防風1兩(去蘆頭),白術1兩,赤芍藥1兩,細辛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柔風。肌肉軟弱,身體疼痛,四肢不仁。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二

【處方】 川獨活(黃色如兔眼者,去蘆洗,焙乾稱)1兩,白術1兩,白茯苓(去皮)1兩,秦艽(洗,去蘆)1兩,葳蕤(洗)1兩,柏子仁(研)1兩,甘草(炙)1兩,犀角(鎊)半兩,川椒(去目並合口,微火炒,地上出汗)半兩,熟幹地黃(酒灑,9蒸9曬,焙乾稱)半兩,枳實(湯浸,洗去瓤,薄切,麩炒)半兩,白芷(不見火)半兩,官桂(去粗皮,不見火)半兩,人參(去蘆)1分。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一切風。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水1盞,加生薑3片,大棗1個,同煎至7分服,不拘時候。

【各家論述】 《本事方釋義》:獨活氣味苦辛甘平,入足厥陰、少陰;白術氣味甘溫微苦,入足太陰、陽明;茯苓氣味甘平淡滲,入足陽明;葳蕤氣味甘平,入手、足太陰;秦艽氣味苦平,入手、足陽明,兼入肝膽;柏子仁氣味苦辛微溫,入足厥明;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陽;犀角氣味苦酸鹹寒,入足厥陰、手少陰;川椒氣味辛溫,入手、足大陰及命門;熟地黃氣味甘寒微苦,入足少陰;枳實氣味苦寒,入足太陰;白芷氣味辛溫,入手、足陽明,為引經之藥;官桂氣味辛溫,入足厥陰;人參氣味甘溫,入足陽明。即驚恐亦七情所傷之病,致臟腑偏勝不平,故用補五臟之藥,護持正氣,雖用獨活為主,再佐以辛溫苦寒之品,使偏勝者得以和平,客病何由得入哉。

【摘錄】 《本事》卷一

【處方】 獨活半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芎䓖1兩,防風3分(去蘆頭),當歸1兩(銼,微炒),細辛1兩,桂心半兩,赤箭半兩,羚羊角屑半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中風。偏枯不遂,口眼不正,語澀,四肢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1-2沸,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 忌生冷、油膩、豬雞肉。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三

【處方】 獨活1兩,黃芩1兩,莽草1兩,當歸1兩,川芎1兩,大黃1兩,赤芍藥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一切癰疽。

【用法用量】 分作2次,先用豬蹄,以水2升,煮令蹄熟,去蹄入藥,再煎10餘沸,去滓,乘熱洗瘡。

【摘錄】 《醫方類聚》卷一七四引《簡易》

【處方】 獨活5錢,升麻5錢,川斷5錢,地黃5錢,桂皮1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忽吐衄下血,甚而九竅皆血。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白湯調下,1日2次。

【摘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

【處方】 獨活1兩半(鹽水炒),白芍1兩半(炒),防風1兩半(鹽水炒),當歸3兩,遠志1兩半,生地5兩,龍齒3兩(煆),茯神2兩(去木),人參1兩5錢,炙草1兩5錢。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產後風邪乘虛襲傷營陰,心神失養,心血心氣俱餒,驚悸不安,脈浮虛微數。

【用法用量】 每服3錢,銀器煎湯,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 方中獨活開經氣,防風散風

以上就是本文對於獨活散這種中藥方劑的一些介紹,現在人們對養生都已經重視起來,特別是各大電視上都會報導一些有關養生的方法,從飲食方面到運動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學習一些這樣的方法,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好的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