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熬幹了會有毒嗎 中藥熬幹了可以在加水嗎
會有毒, 熬到最後就是罐子底部在燒了, 會帶一些有毒物質。
1、中藥在熬得過程中如果熬幹了, 一定不要再加水, 必須倒掉, 因為熬幹的中藥毒性相當大。 這一點很重要, 熬中藥時一定記好時間, 應該有人專門在旁邊看著。
2、中藥很苦, 喝完後可以吃塊冰糖。 但熬制中藥過程中不要加糖, 那樣很影響藥效。 最好憋著一口氣喝完, 這樣感覺就不那麼苦了。
3、熬中藥的時候水沒了熬幹的話, 建議不要喝, 因為把水燒幹了以後, 砂鍋的溫度會上高, 裡的成分會發生變化, 不但藥效減退, 而且還能產生毒性物質, 是對身體有很大損害的。 建議去重新抓藥重新熬, 為了健康不要存僥倖心理。
4、中藥熬幹了, 其揮發物質必將喪失乾淨, 服用不但達不到治療目的, 而且剩餘的湯液有焦糊味, 服用後易引起噁心, 嘔吐, 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5、中藥熬幹了,
不建議加水, 加水藥效會減弱。
1、中藥熬幹了, 一般不宜再加水繼續熬煮, 即便藥物還未有燒焦, 加水煎煮後照樣會影響藥物的療效。
2、熬藥溫度的高低, 中醫稱之為“火候”。 一般習慣上稱為“文火”或“武火”。 所謂文火就是弱火, 溫度上升緩慢, 水分蒸發較慢;武火即強火, 水分蒸發快, 會影響有效成分的浸出, 也容易糊鍋, 反之, 火候弱, 煎煮的藥效就差;熬藥時一般在未沸騰前用武火, 至煮沸後再改用文火, 保持在微沸狀態, 可減慢水分的蒸發, 這樣有利於有效成分的煎出。 主要熬法看具體藥物來決定。
3、補養類藥物加熱時間宜長, 需用文火慢煎, 煮沸後要再繼續煎30-60分鐘。
4、熬制中藥時, 應根據藥物方劑的不同採用不同的煎藥方法。 如果藥物需要文煎, 水放的少可以中途適當加些開水或減小火量, 對於需要武火煎制的中藥, 則更需要多加一些開水, 以免發生糊鍋現象。
1、凡在生活上可作飲用的水都可用作煎中藥。 一般將中藥飲片適當加壓後, 液面淹沒過飲片約2cm為宜。 質地堅硬、黏稠或需久煎的藥物加水量可略多;質地疏鬆或煎煮時間較短的藥物, 則液面淹沒藥物即可。
2、最好用砂鍋、砂罐, 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銹鋼鍋。 忌用鐵、銅、鋁等金屬器具。
3、一劑藥一般煎煮兩次, 即俗稱“頭煎”“二煎”。 將“頭煎”“二煎”藥液合併混勻後分二次服用, 成人每次150~200毫升, 兒童每次50~100毫升。
4、熬制中藥有文火和武火之分, 所謂武火就是大火, 在中藥還沒有燒開之前可以用大火, 不會損失藥性, 燒開後再用大火就容易破壞藥物成分, 使有效藥物揮發掉。
5、熬制中藥首選砂鍋, 因為鐵鍋的鐵離子容易和中藥中的物質結合, 使中藥喪失有效成分, 而砂鍋受熱滿, 幾乎不含有金屬離子, 是理想的熬制中藥的工具。
6、所謂文火就是小火, 儘量使用細軟的柴草, 比如鋸末, 撒一把木質鋸末, 別的細軟柴火也一個道理, 蓋住大火頭, 慢慢煨湯藥。
7、中藥的食用也有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