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痛經 臨床辯證後再調理
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說, 痛經主要由於情志不舒、經期感寒、素體虛弱或產妊過多等導致沖任不調, 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臨床常見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氣血虛弱和肝腎不足四個證型。 針對不同的證型, 還需有不同的調理方法。
氣滯血瘀型
臨床表現:
經前或行經時小腹脹痛拒按, 經量少或行而不暢, 經色紫黯有血塊, 血塊排出後則痛減或消失, 伴有經前胸脅脹痛, 舌質紫暗或有瘀點, 脈沉弦。
藥膳食療方:
黑豆紅花飲
配方: 黑豆30克, 紅花6克, 紅糖30克。
制法: 將黑豆、紅花加清水適量, 用武火煮沸4分鐘後, 再用文火煮至黑豆爛熟,
功效: 活血化瘀, 緩急止痛。
用法: 每次服2杯, 每日2次。
川芎煮雞蛋
配方: 雞蛋2個, 川芎9克。
制法: 雞蛋、川芎加水適量, 一起煮至蛋熟後, 雞蛋去殼, 再放回藥湯內, 用文火煮5分鐘, 加黃酒適量。
功效: 行氣活血。
用法: 吃蛋飲湯, 日服1劑, 5日為1個療程, 每於行經前3日開始食飲。
寒濕凝滯型
臨床表現:
經前或經行中小腹疼痛, 疼痛較劇, 經量初少逐漸增多, 色暗紅帶有血塊, 血塊排出後疼痛緩解, 畏寒喜暖, 得熱則舒, 腰脊疼痛, 便溏, 舌苔白膩, 脈沉緊。
藥膳食療方:
椒附燉豬肚
配方:豬肚150克, 附子2克, 川椒2克, 粳米30克。
制法:將附子、川椒研末。 豬肚洗淨, 裝入藥末、粳米及適量的蔥, 紮口入鍋中, 加水適量, 微火煮至豬肚爛熟。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
用法:佐餐食用。
姜艾雞蛋
配方: 生薑15克, 艾葉9克, 雞蛋2個。
制法: 將艾葉切斷, 生薑拍碎, 與雞蛋一起放入鍋中, 加水300毫升同煮, 蛋去殼, 複入原汁中燒煮5分鐘。
功效: 溫經散寒止痛。
用法: 趁熱飲湯吃蛋, 每日1次, 5日為1個療程。 行經前3日服用。
氣血虛弱型
臨床表現:
經後小腹隱隱作痛, 月經量少, 經色淡, 質稀薄, 面色蒼白, 精神倦怠, 舌質淡紅, 脈虛細。
藥膳食療方:
歸芪酒
配方: 當歸、黃芪各150克, 紅棗100克。
制法: 將黃芪、當歸切片, 與紅棗一起置紗布袋內, 投入盛酒容器, 加酒500毫升, 加蓋密封7日。
功效: 益氣養血, 活血調經。
用法: 每次飲10毫升, 每日2次, 7日為1個療程, 行經前5日開始飲服。 以上劑量可用3個療程。
黃芪烏雞
配方: 黃芪100克, 烏骨雞1只(約1000克)。
制法: 黃芪切段後放入雞腹內, 雞放砂鍋內, 加水適量, 煮沸後, 改用文火, 待雞熟爛, 加鹽調味。
功效: 益氣養血, 調經。
用法: 以上為5日量。 月經前3日食用。
肝腎不足型
臨床表現 :
經後小腹隱隱作痛, 月經初潮較遲, 經量少色淡, 兼有腰酸肢軟, 頭暈耳鳴, 舌質淡紅, 脈沉細。
藥膳食療方:
枸杞燉兔肉
配方: 枸杞子15克, 兔肉250克。
制法: 將枸杞子和兔肉入適量水中, 文火燉熟, 用鹽調味。
功效: 滋補肝腎, 補氣養血。
用法: 飲湯吃肉, 每日1次。
鱉甲燉白鴿
配方: 鱉甲50克, 白鴿1只。
制法: 將白鴿用水憋死, 除去毛及內臟, 鱉甲洗淨捶成碎塊, 放入白鴿腹內。 將白鴿放入碗內, 加薑、蔥、鹽、黃酒、清水, 再將碗放入鍋內隔水燉至鴿爛熟。
功效: 補益肝腎, 調補沖任。
用法: 佐餐食用。
99藥劑師溫馨提示:女性朋友要消除緊張和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