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的氣功保健養生法
導語:眼耳喉鼻也有自己的保健方法, 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怎麼對五官進行保健。
一、耳的氣功保健
耳為聽覺器官。 中醫認為,
(一)龜咽健腎
思想先靜下來, 口微閉, 以舌在上下牙列外徐徐攪動, 待唾液滿口後, 使所吸之氣下行歸根(氣海穴), 在吸氣時如忍大便狀引真氣自會陰至尾閭循夾脊至玉枕, 頭頸如頂物狀則上行腦部泥丸, 略停片刻, 咬牙, 如吞咽硬物狀, 將津液用力咽下, 汩汩有聲, 在吞咽時, 深長呼氣, 隨之頭頸及全身放鬆, 微微含笑, 真氣乘津液下行而引歸丹田。 如此連續吞咽7次。 實踐證明,
(二)打躬擊鼓
兩腳平行開立, 與肩同寬。 兩手心掩耳, 兩膝微屈, 做打躬狀, 低頭過膝, 兩手交替以食、中及無
以兩手小指緩緩插入兩耳孔內, 抬頭仰面呼氣, 傾聽耳內嗡嗡聲, 頭微低胸略涵, 猛然快速將手指拔出。 緩緩呼氣。 如此拔出7次。 因緩入疾出, 對鼓膜下陷所致耳鳴有一定防治作用。
(三)揉按耳廓
兩手掌心分別捂住同側全耳, 順時針方向按揉旋轉100下, 耳內覺有熱感, 手心隨時留有空隙, 以防耳內產生負壓, 發生不適。 然後以拇食兩指向上牽拉耳尖3次;向下牽拉耳垂3次;向後牽拉耳廓外緣中部3次。 牽拉力量以感到微痛為准。 前人謂此為“營治城郭, 使人聽徹”。
(四)搓擦耳根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分開, 夾在兩耳根前後。 以指掌用力搓擦兩耳前後各穴位。 上下搓擦為一次, 共36次。 有防治耳鳴、耳聾、美尼爾氏症和聽力衰退等症。
注意此勢動作宜柔緩, 萬萬不可力猛。 此勢能改善頭頸部血液迴圈, 防治頭痛、頭暈, 長期堅持練習令耳目聰敏。
二、鼻的氣功保健
鼻為呼吸出入之門戶, 為肺之竅。 因而鼻病與肺臟有關。 鼻病又與脾、膽等有關。
臨床實踐證明:鼻功對防治感冒有顯著作用。 其它如防治鼻炎、鼻竇炎、鼻涕過多、噴嚏過多及鼻竅不利、嗅覺失靈等病。 並能調理神經系統, 使之興奮或抑制。 揉按迎香穴有通鼻作用。
鼻部感覺敏銳, 肌肉較薄, 故按摩手法不宜太強。 在每次練功前, 以冷水洗鼻4—5分鐘, 然後練功入靜, 在氣功態下進行如下練習:
1.揉鼻尖:鼻尖又名準頭、鼻准或面王, 鼻針此處為腎、脾穴, 左右手交替分別以手心勞宮穴對鼻尖處順、逆時針輕輕旋揉各10次。
2.搓鼻樑:用兩手中指指肚, 按在鼻子兩側, 由鼻翼沿鼻樑骨向上搓, 經兩眉間直至髮際處, 然後再回搓至鼻翼部為一次,
3.揉按迎香:迎香穴屬手陽陰大腸經, 鼻針此處為大腸, 位於鼻翼旁鼻唇溝中。 以左右食指羅紋面同時各揉按36次。 在蹲廁時揉按此穴有助於通便。
4.單側鼻孔呼吸:鼻腔上通顱底。 現代科學證明, 左鼻孔納氣能使人鎮靜, 右鼻孔納氣能使人興奮。 此法在宋代出版的《雲笈七箋•王真人氣訣》中記述極詳:心一處獨存……吐出眾雜死濁之氣, 然後閉口, 從左鼻孔納其生清之氣, 內想冥目, 想此氣綿綿下至丹田方周流通傳, 汩汩作聲, 氣滿即再吐出, 切不得令自己耳聞, 如此十遍。 初練階段, 可用一指堵住又鼻孔, 以左鼻孔緩緩呼吸, 熱練後, 不堵塞亦能行之, 能起鎮靜作用。 如想提高興奮情緒, 則以一指堵住左鼻孔,
三、口齒的氣功保健
1.固齒:即大、小便時閉口、咬牙。
此功如果目少年開始練習, 終身堅持大小便時養成固齒習慣, 則功效顯著。 中老年人掌握亦有功效。 但應注意只在大小便時或在練功時做, 其它時間反而要將上、下牙齒微微離開一小間隙, 目的在於使牙根膜得到鬆弛;固齒和咀嚼時的功能刺激形成一張一弛, 才能達到使牙骨質和牙槽骨的骨小梁排列及緻密度的改善等目的, 從而起到堅固牙齒的作用。
2.叩齒:上下牙齒輕輕叩擊36次。 叩時不可行之過急, 叩之過響, 宜緩慢輕輕為之, 邊叩邊數。
能堅固牙齒, 其機理與固齒同。 通過叩齒集體內之神, 使之達到凝神醒腦的作用。 但對高牙尖型的人, 叩齒可產生較大的偏軸力量, 必要使可請口腔科醫師進行調合後,方能進行叩齒練習。
3.攪海:舌在牙列外面來回運轉,左右上下各運轉18次。
按摩口腔粘膜和牙齦,有防治牙齦炎和牙周炎、清潔口腔及刺激唾液分泌等作用。牙尖銳利者宜調合磨除之,以免刺破舌粘膜,遇此種情況,亦可以手指在口外按摩上下牙齦,對牙齦保健也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有助於唾液分泌,亦有助任、督二脈貫通,古人稱之為“搭鵲橋”。有些功種採用吸氣時舌抵上齶,呼氣時舌體放下,輕守下頜。此法有人認為,有助於入靜和津液分泌,初練功者可酌情採用。但有些人認為其影響入靜,寧可不用。待功深時,由於舌體極度鬆弛,不必有意舌動,舌隨呼吸亦自然微動。這樣虛無之氣所產生之金津玉液,更有益於祛病延年。
四、眼的氣功保健
眼是人體的視覺器官,古人稱之為目。
眼功是根據中醫學的按摩、推拿、氣功、點穴等功法總結出來的一套眼保健功。這套眼功,是局部與整體相結合的練習方法。
局部練習有:氣功點穴、按摩、推拿著手法,通過這些手法,使局部產生熱、脹、疫、麻等反應,用以增強眼部的血液迴圈,提高代謝機能,改善神經和眼肌的營養,使眼睛得以消除疲勞,增強視覺功能。
整體練習有:氣功,如閉目養神、瞑想、望遠、脊柱和四肢的擰轉,蹲起等。
根據我們多年觀察,採用二者相結合的練功方法,對近視眼和老花眼的防治收到顯著的效果,對近視眼新發病率的控制效果更佳。
1.閉目養神,輪睛洗眼:兩腳併攏,身體站直,全身放鬆,神態安祥。閉目瞑想,用溫水自頭頂向下淋浴約1分鐘左右,自感頭腦清晰,然後將兩掌心搓熱,置於兩眼前方,相距約6釐米,掌心朝內與眼相對。
(1)左右輪睛:將兩手緩緩向左方移動,兩眼球隨之緩緩移向左方;然後兩手緩緩再向右方移動,眼球隨之移向右方;如此左右輪晴4—8次。
(2)上下輪睛:兩手緩緩向上移動,眼球隨之移向上方;然後兩手再緩緩向下方移動,眼球隨之向下內視。如此上下各輪睛4—8次。
(3)順逆時針輪睛:將兩手順時針方向緩緩移動,同時兩眼球亦隨雙手移動4—8圈,然後雙手再逆時針方向緩緩移動,兩眼球亦同時隨手移動4—8圈。
2.擠按睛明:閉合雙眼,將兩掌合併置於額前,拇指張開,兩拇指指端羅紋面分別按於內毗角上方0.3釐米處的睛明穴上,擠擠4—8次。輕重以疫張感為宜。或兩手握拳,以拇指指端羅紋面分別按睛明穴亦可。
3.輪刮眼眶:閉合雙眼,兩手拇指按住太陽穴,用兩手食指第二節的內側面輪刮眼眶,自眶內上側角向外上、外下,內下的方向運轉。輪括4—8次。
4.揉按慧眼:雙眼閉合,左手中指按於慧眼穴(兩眉間印堂穴稍上方的凹陷處),無名指、食指按於穴位之兩側,順時針揉按36次。然後再換右手,逆時針揉按36次。
必要使可請口腔科醫師進行調合後,方能進行叩齒練習。3.攪海:舌在牙列外面來回運轉,左右上下各運轉18次。
按摩口腔粘膜和牙齦,有防治牙齦炎和牙周炎、清潔口腔及刺激唾液分泌等作用。牙尖銳利者宜調合磨除之,以免刺破舌粘膜,遇此種情況,亦可以手指在口外按摩上下牙齦,對牙齦保健也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有助於唾液分泌,亦有助任、督二脈貫通,古人稱之為“搭鵲橋”。有些功種採用吸氣時舌抵上齶,呼氣時舌體放下,輕守下頜。此法有人認為,有助於入靜和津液分泌,初練功者可酌情採用。但有些人認為其影響入靜,寧可不用。待功深時,由於舌體極度鬆弛,不必有意舌動,舌隨呼吸亦自然微動。這樣虛無之氣所產生之金津玉液,更有益於祛病延年。
四、眼的氣功保健
眼是人體的視覺器官,古人稱之為目。
眼功是根據中醫學的按摩、推拿、氣功、點穴等功法總結出來的一套眼保健功。這套眼功,是局部與整體相結合的練習方法。
局部練習有:氣功點穴、按摩、推拿著手法,通過這些手法,使局部產生熱、脹、疫、麻等反應,用以增強眼部的血液迴圈,提高代謝機能,改善神經和眼肌的營養,使眼睛得以消除疲勞,增強視覺功能。
整體練習有:氣功,如閉目養神、瞑想、望遠、脊柱和四肢的擰轉,蹲起等。
根據我們多年觀察,採用二者相結合的練功方法,對近視眼和老花眼的防治收到顯著的效果,對近視眼新發病率的控制效果更佳。
1.閉目養神,輪睛洗眼:兩腳併攏,身體站直,全身放鬆,神態安祥。閉目瞑想,用溫水自頭頂向下淋浴約1分鐘左右,自感頭腦清晰,然後將兩掌心搓熱,置於兩眼前方,相距約6釐米,掌心朝內與眼相對。
(1)左右輪睛:將兩手緩緩向左方移動,兩眼球隨之緩緩移向左方;然後兩手緩緩再向右方移動,眼球隨之移向右方;如此左右輪晴4—8次。
(2)上下輪睛:兩手緩緩向上移動,眼球隨之移向上方;然後兩手再緩緩向下方移動,眼球隨之向下內視。如此上下各輪睛4—8次。
(3)順逆時針輪睛:將兩手順時針方向緩緩移動,同時兩眼球亦隨雙手移動4—8圈,然後雙手再逆時針方向緩緩移動,兩眼球亦同時隨手移動4—8圈。
2.擠按睛明:閉合雙眼,將兩掌合併置於額前,拇指張開,兩拇指指端羅紋面分別按於內毗角上方0.3釐米處的睛明穴上,擠擠4—8次。輕重以疫張感為宜。或兩手握拳,以拇指指端羅紋面分別按睛明穴亦可。
3.輪刮眼眶:閉合雙眼,兩手拇指按住太陽穴,用兩手食指第二節的內側面輪刮眼眶,自眶內上側角向外上、外下,內下的方向運轉。輪括4—8次。
4.揉按慧眼:雙眼閉合,左手中指按於慧眼穴(兩眉間印堂穴稍上方的凹陷處),無名指、食指按於穴位之兩側,順時針揉按36次。然後再換右手,逆時針揉按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