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納豆
納豆, 這個名詞對於許多患有血栓疾病的人群來說並不陌生。 這種以黃豆為原料, 經過與納豆菌接種過多種工序加工高溫發酵而製成的食品對於這些血栓患者有著極大的益處。 納豆本身緣起於中國, 後傳入日本, 經過進一步加工成為了營養食品和調味品。
納豆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其藥用價值主要與其中所包含的納豆激酶、納豆異黃酮、皂青素、維生素K2等多種功能性因數有關。 但是有如此高效的納豆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 因為它還有著一種獨有的臭味和粘絲性。
納豆有著相當高的藥用價值, 自然有許多人想要瞭解它的做法了, 那麼如何獲得更新鮮的營養呢?
1、準備器皿和材料:①大豆500g②納豆菌5g③高壓鍋④不銹鋼盆⑤泡沫飯盒等淺容器⑥泡沫箱子⑦2立升長方形塑膠瓶子或暖水袋⑧溫度計
2、泡豆蒸豆:大豆充分洗淨, 加入3倍量的水浸泡一夜,
3、接種納豆菌:納豆菌用50ml熱水溶解後, 均勻地加入到熱大豆中, 迅速攪拌均勻, 分裝在7個泡沫飯盒裡, 厚度大約2cm, 上面苫上紗布或者在飯盒與飯盒蓋之間架上一雙筷子, 使其充分接觸空氣。 因納豆菌是嗜氧菌, 接觸空氣是很重要的。 但發酵好以後, 要蓋好蓋, 用膠帶封住口, 避免接觸空氣利於長期保存。
4、在恒溫下發酵14-36小時:在乾淨的大泡沫箱內放入幾瓶裝滿50℃熱水的長方形塑膠瓶子, 把已接種上納豆菌的泡沫飯盒擺在瓶子上, 箱內理想溫度是42℃。 如箱內溫度降到38℃時, 瓶內重新換入50℃的熱水。 如此反復更換瓶內熱水, 發酵14-36小時,
5、後熟(活菌低溫休眠):發酵過後放在冰箱內低溫熟成數小時, 做好的納豆無論是外觀還是口感都會更好。 因此建議納豆做好後, 先放入冰箱內低溫熟成數小時以後再食用或長期保存。
注意:
①注意保持38-42℃的恒溫。 ②納豆菌要接種到熱熱的大豆中(溫度最好38-45℃, 溫度太高會殺死納豆菌)。
營養健康的納豆做出來了, 但是怎樣吃才能提高它的效果, 你知道嗎?據專家介紹, 要想使納豆中的致活酶發揮最好的效果, 最好是在晚上食用納豆, 因為在統計中發現腦梗塞、心肌梗塞等血栓疾病多在清晨以及週一發病。 其次, 納豆最好是生吃, 因為致活酶不耐高溫, 在70攝氏度的時候其活性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