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立冬進補小心謹慎勿進誤區!

導語:“立冬補冬, 立冬進補是自古以來民間傳統的習俗, 而南北方的食補存在差異。 南方人喜歡用擠壓魚肉來進補。 羊肉也是大家在立冬時節最為喜愛的一項食物。 不少人會把珍藏的高麗參、鹿茸找出來準備進補。 其養生在於順其自然, 應把脾胃功能調理好為主, 立冬“大餐”貴在吃得無“負擔”。 而在這類情況在我們最應注意的就是小心走進以下這些誤區。

誤區1:不分身體狀況, 人人都可進補專家解析:身體健康的年輕人及特殊疾病發作時皆不宜進補

冬季的自然界陰盛陽衰, “中醫講究陰陽平衡,

身體健康的年輕人和健康成長的兒童體內已有潛能去達到陰陽平衡, 進補反而會破壞平衡, 適得其反。 ”陳瑞芳教授稱, 這群人只要多吃高蛋白質食物以滿足自然需求即可。 而其他人在感冒發燒、拉肚子、胃痛、膽囊炎、肝炎、急性肝炎等疾病發作期間, 也不宜進補。 同時, 進補不能盲目, 應把握好度。 補要緩補, 不可過量, 因為“氣有餘, 便是火”。

誤區2:不分男女老幼, 食補藥補一起上專家解析:慢性病人可結合體質進行藥補

身體狀況正常的情況下, 食補好於藥補。 陳瑞芳教授指出, “是藥三分毒, 但對於一些身體虛弱(如陽虛、氣虛)或有慢性疾病的人, 以及50歲以上的年長者而言, 冬天可適當吃補藥。 ”冬天人體消化能力強, 吃補藥不易上火, 此時人體毛孔處於閉合狀態, 進補不易流失, 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作用大, 也可補腎藏精, 養精蓄銳。 人到了四五十歲, 生理功能逐漸衰退, 50歲以上的年長者冬季進補, 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延年益壽。

對湯最為講究的老廣即使煮“打邊爐”的湯底, 也少不了養生藥材。

但兒童和孕婦不主張進行藥補。 小兒從中醫來說“肝常有余, 脾常不足”, 肝火旺, 不宜溫燥的藥補, 應以清補為主, 食用性質平和的淮山、扁豆、蓮子等健脾食物。 孕婦應多吃高蛋白質食物, 而藥補副作用大, 不利於胎兒健康。

誤區3:不辨體質盛衰進補同種膳食專家解析:進補前應辨清體質, 調理好脾胃

根據中醫“不虛不補, 虛則補之”原則, 如果不辨寒熱妄投藥膳, 容易導致“火上加油”。 如有些人打邊爐吃羊肉後就出現腸胃不適、咽喉炎等症狀。 陳瑞芳教授還提醒, “進補前應先瞭解自己的脾胃功能, 調理好脾胃, 為立冬進補打下基礎。 ”她說, 調理脾胃要按體質來, 對於一些濕熱體質、肝火旺體質以及痰濕體質的人, 進補前應在中醫指導下,

先服湯方去掉濕熱、痰濕。 此外, 在進行藥補前, 可先食補, 以便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進補過程。 調理脾胃時還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 如淮山、雲苓、芡實、沙參、麥冬、百合以及時令蔬菜, 如果濕熱重, 可以多吃一些紅白蘿蔔、西洋菜等。

誤區4:不分補品功效進補時間任意專家解析:進補要“看時間

立冬時節, 燕窩、人參、鹿茸、桂圓等溫和補品熱賣。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 但陳瑞芳教授提醒大家, 應注意市面上昂貴補品假貨多, 進補不必專選貴的補, 一些平常的黨參、小米紅棗粥、燕麥等食物同樣具有非常高的進補功效。 她同時表示, 不是所有的補品進補時間相同。 為了順應大自然上午陽氣上升的情況,

補陽類的應選擇在上午吃, 比如高麗參、鹿茸, 晚上吃會引起失眠, 容易誘發高血脂。 養陰類的則要選擇在下午或晚上吃。

溫馨提示: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 寒者溫之”的古訓, 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 更要將就個人適用的原則, 不能盲目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