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拔罐周圍有淤青怎麼回事 中醫告訴你

拔罐周圍淤青有原因

拔火罐主要是通過機械刺激、負壓和溫熱作用, 加速血液迴圈, 促進新陳代謝, 從而起到醫療和保健作用。 拔罐後皮膚局部出現的不同顏色或形態的罐印, 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患病情況, 但並非淤青越深效果越好。

拔罐能通經活絡、行氣活血、通經活絡、行氣活血等作用的療法。 但並非人人適宜。

提醒一:身體虛弱不宜拔罐

拔罐療法對於肩背痛、腰腿痛、胃痛、咳嗽、癰疽初起等療效十分明顯, 有時與針灸、點刺放血等療法配合療效更佳。

拔罐雖好, 並非人人適宜, 而且拔罐的頻率和時間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具體症狀。 比如出血性疾病、水腫疾病、大血管部、孕婦腰腹部, 均不宜拔罐。 還有肌肉瘦削、骨骼高低不平及毛髮過多處也不宜使用。

由於拔罐總體上傾向於“瀉法”, 所以拔罐治療不適宜頻繁進行, 一般1-2周/1次即可。 同理, 身體極度虛弱的人也不適宜拔罐。

提醒二:脾虛引起的“內濕”不宜拔罐

有人認為拔罐可以祛濕。 對此, 侯祥平說, 濕要注意區分“內濕”和“外濕”。

外濕。 是由盛夏氣候潮濕, 或居家潮濕、涉水淋雨、穿著濕衣、洗浴後即吹空調等原因, 外邪侵入人體, 使體內水液不得蒸發, 水濕停聚而成病。

常表現為風濕關節疼痛、腰酸背痛等。 一般來講, 拔罐對這類“外濕”症狀療效比較好。

內濕。 則是脾虛、脾氣運化不利導致的。 病人往往出現頭昏頭重、四肢酸懶、身重而痛、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鬱悶、脘腹脹滿、噁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症狀。 那麼這類患者則不適宜拔罐治療, 而更加推薦中醫的另外一種療法——艾灸。

提醒三:拔罐不一定要在背部

是不是拔罐只適合在背部?對此, 李建軍回應說, 拔罐不一定要選擇背部。 臨床上之所以多選擇背部拔罐, 那是因為從經絡理論來看, 人體的背部屬於督脈、膀胱經的循行部位, 督脈總領人體的一身陽氣, 而膀胱經則被認為是人體抵禦外邪的第一道防線, 是一切外感疾病最易先侵襲的部位。

此外, 背部的生理結構也比較適合拔罐, 尤其是走罐的操作。 但並不是說, 背部就是最佳拔罐部位, 有時根據臨床要辯證選擇, 比如婦科疾病的患者, 反而比較適合腹部拔罐。

提醒四:拔完罐後莫急於洗澡

現在工作繁忙,

很多老百姓都喜歡下了班, 吃了飯再去拔罐, 拔完回家洗個澡再美美地睡個覺。 侯祥平說, 這其實也不妥。 拔罐前, 不宜吃得過飽, 晚餐後少許歇息再行拔罐。 拔罐之後儘量不要貪食生冷, 不宜飲酒, 注意防寒保暖, 不宜立即洗澡, 一般來說, 拔罐後6至8小時再洗澡比較妥當。

上一篇:夏季濕氣多 如何拔罐能祛濕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火罐淤青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