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

腸道年齡,不可忽視!

天氣漸漸熱起來, 隨之也進入了腸道疾病的多發期, 實際上, 人除了生理年齡、實際年齡、心理年齡外, 還有至關重要的腸道年齡, 它的正常、失調或過早老化, 對人體的健康和壽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是誰掌管著腸道年齡

嬰兒出生一兩天后, 隨著吃奶、喝水, 一些細菌進入體內, 到腸道“安家落戶”, 並成為人體的終身“伴侶”, 在嬰兒的腸道內充滿了雙歧桿菌、乳桿菌、大腸桿菌等細菌, 種類達100多種, 約10萬億個,其中雙歧桿菌占細菌總數的90%—95%。 龐大的菌群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 處於相對平衡狀態, 構成體內最大的微生態環境,

就像濕地上厚厚的“植被”一樣涵養著人體內的“水土”, 成為保護人體健康的“衛士”, 抵禦疾病侵襲的天然屏障。 如雙歧桿菌能調整腸道菌群, 及時清理腸道垃圾, 加強營養吸收, 清除衰老因數, 是人體內的“清道夫”。 乳桿菌類細菌能幫助人體合成B族維生素、維生素K、葉酸等以及食物中沒有而人體又必需的維生素;雙歧桿菌和乳桿菌珠聯璧合, 阻止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合成, 使消化道免遭癌患。 有些細菌含有酶類物質, 參與體內蛋白質、脂肪、糖類物質的代謝:有的細菌能產生丁酸、醋酸等抗菌物質, 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繁殖, 增強機體的防禦能力, 使人免於疫病;有益菌群還能提高人體對放射線的耐受性, 減輕因放射治療引起的不良反應。

科學家提出了“腸道年齡”的新概念。 所謂腸道年齡, 實際上就是隨著生理年齡的增長, 腸道內菌群分佈變化的階段反應, 大多數人長到10歲時, 雙歧桿菌就開始銳減, 到成年時期, 雙歧桿菌所占的比例從40%逐漸下降到10%左右, 腸道也開始老化;步入老年期的55—60歲這一年齡段, 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群數量再度減少;60歲後, 只剩1%—5%;至臨終前幾乎完全消失, 接近於零。 因此, 將測定腸道內雙歧桿菌的數量作為判斷腸道年齡的一個重要指標, 並成為一種反映體質狀況的健康資料。

●腸道老化有何危害

不要認為腸道有了有益菌群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如果不注意自我養生保健, 種種不良的生活方式, 如作息無規律、不愛鍛煉、沾染吸煙、吸毒、酗酒等陋習、過重的精神壓力等,

可使腸道微生態環境失衡, “植被”退化而導致腸道提前老化,尤其是濫用抗生素等藥物, 將雙岐桿菌等有益菌群殺得片甲不存, 致使腸道微生態環境遭到重創, 造成腸道早衰, 大腸桿菌及腐敗性細菌等有害菌群沒有有益菌群的制約, 便會乘機大肆生長繁殖, 產生眾多毒素, 這些毒素、毒物被吸收入血液後, 會對心、腦、肝、腎、消化道、皮膚等重要臟器造成致命傷害, 引發大腦老化、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腸炎、便秘、慢性肝損傷、消化道癌症、肥胖病、心血管病、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腎功能障礙、月經失調、不孕症、痔瘡、痤瘡等多種疾病, 危及健康和生命。

●怎樣讓腸道“青春永駐”

一、膳食結構平衡合理。 一日三餐的飲食應做到粗細、葷素合理搭配, 尤其是要常吃穀類、薯類、豆類、蔬菜瓜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研究表明, 膳食纖維在結腸中吸收水分膨脹後, 可增加糞便的體積和含水量, 促進腸道蠕動, 加快糞便排出, 並帶走結腸中的腐敗菌。 膳食纖維還能抑制腸道內有害細菌的活動, 加速膽固醇和中性脂肪的排泄, 有利於腸道內微生態環境的穩定。 此外, 經常吃些大蒜、洋蔥、洋薊、蘆筍、穀類、大豆及其製品, 這些食物都含有低聚糖, 既促進腸道有益菌群的生長, 又能調控脂肪和膽固醇的代謝, 減少體脂沉積。

二、養成愛喝水的習慣。 每天喝2000—2500毫升白開水, 是最自然、最健康、最直接的清腸方式。

堅持每天清晨起床後喝一大杯溫開水, 就等於給腸道洗一次澡, 起到沖刷潤滑腸道, 清除垃圾毒素的作用。

三、摒除陋習。 吸煙、吸毒、酗酒、過度安逸、飲食無節、暴飲暴食、喜吃高脂肪食品等陋習, 都會使腸道受到傷害而加速老化, 引發多種疾病。

四、堅持適度鍛煉。 各人可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來選擇喜愛的運動項目並持之以恆, 還可常做俯臥撐、揉摩腹部、腹式深呼吸等, 都有助於增強腹肌, 促進腸蠕動, 加速糞便排出, 對保持腸道內菌群平衡, 防止腸道老化大有裨益。

五、保持愉悅的情緒。 在人的消化道的內壁、胃及大小腸中的組織細胞皮層中, 有一個非常複雜的神經網路, 能傳遞很多感覺和知覺, 有自己的喜、怒、哀、樂, 稱為“腹腦”,

若長期壓力過大, 過度緊張、焦慮、抑鬱、惱怒等不良情緒, 均可使胃腸道生理功能發生紊亂。 因此, 要學會調控和駕馭好自己的情緒, 利於腸道內環境的穩定。

六、合理用藥。 時下不少人小病大治, 無病吃藥, 滋補成風, 特別是濫用抗生素現象異常普遍, 這種純粹的“殺菌”方法, 不僅使疾病變得難治, 而且導致腸道內微生態環境惡化, 致使疾病蜂起。 因此, 對待感染性疾病, 不可隨意用抗生素類藥物, “抗菌”的同時要關注人體微生態環境, 以“促菌”來調節微生態平衡, 這樣才能達到抑菌、殺菌, 又不影響健康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