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還能“勾起”肺結核
75歲的張大伯患有糖尿病10年, 但始終疏于健康管理。 一直感到無所謂的張大伯前段時期不停地咳嗽, 且痰中帶血。 后經醫院檢查, 他竟然患上了肺結核。 醫生說, 張大伯的肺結核主要是血糖控制不好“勾”起來的。 “小時候聽老人說肺結核叫‘癆病’, 由營養不良引起。 糖尿病叫‘富貴病’, 吃得太好是病因之一。 看似兩者對立, 怎么還‘統一’了呢?”下面就給張大伯答疑解惑。
糖尿病人患肺結核
幾率可高八倍
醫生告訴張大伯, 盡管肺結核與營養不良有關, 但并不是唯一原因。 結核病是由于結核分枝桿菌入侵人體導致的一類傳染性疾病,
糖尿病和肺結核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 兩病關系密切。 據統計, 糖尿病患者結核病患病率高出普通人群4到8倍。 為什么糖尿病和肺結核常常合并存在呢?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 血糖增高為結核桿菌的滋生提供了營養來源。 另外, 患者機體代謝紊亂進一步導致免疫力下降, 容易發生結核病。
要治肺結核
先控制好血糖
肺結核典型癥狀多為低熱(午后為著)、盜汗、乏力、納差、消瘦、女性月經失調等;呼吸道癥狀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悶或呼吸困難等,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 預防合并肺結核很重要。 首先要做到控制血糖, 合理飲食, 適當運動, 遵醫囑堅持服用降糖藥物或者注射胰島素。 一旦發現連續兩周以上咳嗽、咳痰, 或者咳痰帶血絲, 或有午后低熱、盜汗、全身疲乏、食欲減退, 或出現無明顯原因的血糖控制不佳的情況, 應該立即就診。
抗結核藥和降糖藥別“打架”
由于糖尿病對肺結核的不良影響要大于肺結核病對糖尿病的影響, 所以要首先控制好糖尿病, 肺結核病的療效和預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糖尿病控制的程度。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 應注意避免抗結核藥與降血糖藥的相互作用。
比如, 長期使用抗結核藥物異煙肼可干擾正常碳水化合物代謝, 使血糖波動, 可以加重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經炎, 因此在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血糖并采取相應措施;再比如, 磺脲類降血糖藥如甲苯磺丁脲等與異煙肼、利福平合用,
此外, 抗結核藥物乙硫異煙胺有降糖的作用, 但與降糖藥物合用時, 有可能發生低血糖。
文/鄔時民
[ 責編:云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