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乙肝須打對“兩張牌”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個嚴重的全球性健康問題,可通過人體間受感染的血液或體液接觸傳播。在世界範圍內,超過20億人與乙肝病毒接觸過,約3.5億慢性感染者, 造成每年約100萬人死於肝癌、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 近日,筆者聯繫到中山大學肝病醫院副院長高志良教授,就慢性乙肝長期治療中強效抑制病毒複製的重要性,以及病情控制對患者實現“輕鬆生活”的影響這兩個話題進行了深度探討。
時間牌:治療之初強勢發力
沒有人會否認中國的乙肝抗病毒治療這十多年來所斬獲的長足進步。從“信馬由韁”到“歸順馴服”,乙肝病毒被迫收斂起囂張個性,變得可控可降。從“無藥可尋”到“多藥爭鳴”,抗病毒治療方案在更迭中日益優化,讓更多與乙肝交手過招者不再赤手空拳。
可即便如此,廣大乙肝患者對治療前景似乎仍然憂心忡忡。今年4月,一項由吳階平醫學基金會聯合百時美施貴寶發起的國內迄今最大規模的,針對正在或曾經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慢性乙肝患者生活品質的大型調查結果顯示:有近7成慢性乙肝患者對抗病毒治療能否使他們回歸正常生活持消極或懷疑態度。
針對這一現象高志良教授給出了他的解讀:他表示患者有這樣的隱憂可以理解。因為抗病毒治療目前的確還不能徹底清除乙肝病毒,只能長期抑制病毒複製。並且一旦乙肝病毒持續感染,就會通過炎症反應導致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發生。事實上,這種可怕的後果並非不可避免。將悲劇扼殺于萌芽的有效措施便是及早干預治療,掌握治療過程中的每個時間節點,拿捏時間管理門道。簡而言之就是打對“時間牌”。尤其是初始治療階段,可謂是整個乙肝治療的黃金時間。如果能在治療之初就強勢出擊,選對治療方案,將有助於患者鼓舞士氣,堅定治療決心,讓未來的每一步走得更扎實。
臨床研究也已證實,患者如果從一開始就強效出擊,應用強效低耐藥藥物將會受益匪淺。短期來說,病毒複製可迅速被控制,肝臟炎症可緩解;長期來看,耐藥發生風險小,疾病進展就可被延緩,肝硬化、肝癌的發生率將大大降低。一項歷經六年的臨床研究資料表明,在核苷初治患者中,使用強效降病毒藥物恩替卡韋片,100%患者的乙肝病毒載量降到不可測水準,96%的患者肝臟炎症明顯好轉,88%的患者肝纖維化明顯減輕,所有肝硬化患者的肝纖維化都有所改善。
良好的起步固然重要,但後續治療也不能掉以輕心。高志良教授指出,乙肝患者應清醒地認識到乙肝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除了強而有力的先發制人,更需要在今後長遠的治療過程中持之以恆,將科學的態度貫穿治療始終,用“長期管理”的思路來應對乙肝治療征途。此外,也應當學會對治療時間進行科學規劃,摒棄急功近利、半途而廢等不良心態。比如,有些人拿出差當藉口未能堅持用藥,最終出現病毒學反彈,導致治療停滯不前;有些人則妄下判斷自認為感覺好了就草率停藥,最終走回肝病復發的老路。這些誤區都是乙肝治療道路上的絆腳石,千萬別因此栽跟頭。
心理牌:生活負擔科學“瘦身”
在現實生活中,因感染乙肝而背上沉重思想負擔者不在少數。認識缺乏,遭遇冷眼讓不少乙肝患者鑽進了自卑自閉、自怨自艾的死胡同。擇業時遮遮掩掩,婚戀時難以啟齒。事實上,他們迫切希望早日重返社會,也格外渴望能夠順利到達治療的彼岸,實現輕鬆生活。
事實上,乙肝患者的生活負擔並非不能實現“瘦身”。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心理牌”需要公眾與患者共同打出。高志良教授表示,幫助乙肝患者卸下沉重的思想和生活負擔,首先要做的就是所有社會公民的觀念刷新。公眾應當正確認知乙肝的疾病知識,消除對乙肝患者的歧視,尊重他們享受生活的權利。
其次,需要從疾病治療的源頭入手,盡可能有效地控制疾病,將病毒複製降到最低。國內迄今最大規模的,針對正在或曾經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慢性乙肝患者生活品質的大型調查結果也顯示:73.36%的受調查者表示若乙肝病毒一直被控制在最低值,病情因而也被控制得很好,這將有助於減少他們在求學、就業或結婚和生育方面的壓力。可見,患者的病情被控制得越好,患者離輕鬆生活的目標也就越近。有效的治療方案是決定病情控制好壞的關鍵,而抗病毒效果和耐藥率又是衡量治療方案優劣的兩大重要指標。
因此,新版指南提出慢性乙肝口服抗病毒治療要謹慎選擇核苷類藥物,如條件允許,開始治療時宜選用抗病毒作用強和耐藥發生率低的藥物,即使初治未選擇強效低耐藥藥物,以至於病毒控制情況不理想。在治療期間也可儘快調整和優化治療方案,比如在醫生的指導下換藥或加藥,以期在最短時間內將病毒降低。
此外,高志良教授也特別建議廣大患者要學會給治療目標設定合理的心理預期。在生活中常會發現一些患者盲目地給自己設定諸如短期內轉陰、1年內停藥這樣不切實際的目標。一旦當結果與目標不一致時,就會出現自暴自棄的心態,並因此影響後續治療的信心,最終陷入惡性循環。正確的做法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充分評估自身的疾病進展程度和個體情況,客觀設定治療的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壓力“減負”,樹立樂觀積極的心態。
最後高教授表示,乙肝防治工作任重而道遠,在公眾教育、醫患溝通、技術普及和人文關懷等方面需要整合政府、醫院、民間組織、患者等各方人士的積極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