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疾病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三大特點

近些來, 由於飲食、環境、生活方式等的變化, 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病率有所增高。 根據“腎主生殖”, “經水出諸腎”, “脾主運化”, “肝藏血、主疏泄”等中醫理論, 中醫認為“腎虛、血瘀、痰濕”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的重要病機。

腎者主水, 腎氣虛不能化氣行水, 反聚為濕, 阻遏氣機, 壅塞胞宮而發病;腎的氣化功能還擔負著人體泌別清濁的職能, 腎氣足, 則清者得升, 濁者得降, 人體內的代謝垃圾得以排出體外;若腎氣衰, 則清者不得敷布, 濁者停聚體內而成痰濁瘀血。

脾主運化水濕, 平素嗜食肥甘厚味傷及脾胃則痰濕內生, 濕濁流注沖任,

壅塞胞宮發病;若腎陽虛不能溫煦脾陽, 脾失健運亦導致痰濕內生。

肝藏血、主疏泄, 若肝氣鬱結, 氣機阻滯, 亦可導致水濕停聚為痰, 痰濁壅塞胞宮而發病。 可見臟腑功能失常、氣血運行失調, 導致體內水濕停聚、痰濁瘀壅盛, 流注沖任, 壅塞胞宮是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根本原因。 痰濁壅盛, 流溢肌膚, 則形體肥胖;痰瘀氣血互結為症積, 則卵巢呈多囊性改變。

據上述理論, 臨床辨證治療該病主要以脾腎陽虛為本, 氣滯濕阻、痰瘀互結為標, 治療需以補腎、健脾、理氣、祛瘀、化痰為法。 臨床發現, 疏肝健脾補腎配合活血祛濕具有降低雄激素、刺激排卵的功效。 治療上, 根據女性生殖週期的陰陽轉化規律,用中藥調整陰陽,結合多囊卵巢綜合征病理變化的特點,在月經的各個時期辨證論治,調理肝脾腎、調節沖任、補益氣血以及祛濕以改善卵巢周圍血管微循環,促進卵泡發育成熟、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