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尬聊啊 是什麼讓你越聊越尷尬
趕完所有deadlin, 交上所有任務時, 往床上一躺, 拿起手機聊天總是美滋滋, 然而總是有人自帶神奇魔法, 一開口就能讓對方想拉黑自己, 一句話就能讓熱鬧的群聊冷場。
“在嗎?幫我介紹個女朋友。 ”
“……呃, 想要什麼樣的?”
“不用太好的, 像你這樣的就差不多。 ”
這種人自己不覺得尷尬嗎?尬聊的人到底在想什麼呢?
尬聊可能的原因有多種, 也許造成尬聊局面的人並沒有惡意, 只是他們有些事情沒搞清楚。
“讀書少”怎麼做朋友 資訊不對等
這裡的“讀書少”當然不是真的讀書少, 而是共同瞭解的資訊比較少。 我們總是覺得對方會想聽新奇的事,
當你想起一首歌, 然後跟著它的旋律打節拍時, 你會期望身邊的人能立刻聽出這首歌, 然而十有八九對方是蒙的:僅憑幾個“咚噠噠”, 怎麼可能腦補出你腦海中迴響的旋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就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給一位實驗參與者看歌名, 然後讓他打出這首歌的節拍, 讓觀眾猜是哪一首——結果聽眾僅猜對2.5%的歌, 因為聽眾們並沒有看到歌名資訊, 腦補不出旋律。 同理, 如果非要對不瞭解天文物理的文科妹子大談引力波的奇妙之處, 還自以為風趣, 那就別怪對方一臉茫然了。
我跟你說我blablabla 自我中心嚴重
心理學概念中的“自我中心”並非貶義, 而是指兒童早期, 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完全是以自己為中心進行的, 他們的自我和外部世界還沒有明確分化開來, 於是把所有體驗和感知到的事物都和自己聯繫起來, 把自己當作宇宙的中心。
皮亞傑認為, 這個階段的兒童只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判斷和理解周圍世界及和他人的關係, 而完全不能注意別人的意圖、觀點和情感, 不能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也不能從事物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去認知問題。
但是成年之後還這樣自我中心, 聊天時只圍繞自己、什麼話題都要扯到自己身上, 完全不顧對方的話, 這個詞被蒙上貶義色彩也就不難理解了。
“我跟你有這麼熟嗎?” 人際距離把握不同
地理上的距離描述的是物體地緣上相隔的遠近, 與之相似, 心理社會距離描述的是社會客體與自我的關係距離遠近的知覺, 也就是誰更親近, 誰更疏遠。 我們會對處於不同心理社會距離的人會採取不同的相處模式, 比如對新認識的同事彬彬有禮, 對十幾年的好哥們兒大呼小叫, 對好友的夜宵之約是帶具體時間地點的商議, 而對新同事的邀約可能只是出於禮貌的隨口一問。
一旦你覺得只是點頭之交的另一個人, 卻覺得你們可以一起看風花雪月, 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想想就尷尬到臉酸。
哈哈哈這個段子好好笑 幽默感知不同
朋友當然要分享快樂的段子,
我們在讀段子時, 會根據先讀到的前半部分內容理解加工到與這些內容相關的知識, 而“神轉折”的後半段內容, 卻與我們已經理解的前半部分內容產生了衝突, 於是便產生了幽默效果。 比如:
“這個公園不錯, 要是再加點綠化那就更好了。 ”
第二天, 公園裡堆了一大堆鹽。
——銀教授
在上面這個段子裡, 前半部分是比較正常的綠化要求, 這些內容會讓我們聯想到一些公園的內容, 由於先前的知識經驗, 這種聯想是自動、毫不費力的。 而提供笑點的後半段中, “鹽”把前半段的“綠化那”加工成了“氯化鈉”, 突然轉變了意思, 這種衝突就會令人發笑。
但是人對語義衝突的感知是不同的,
更有一些“沒品段子”, 觸到了一些人的底線, 如果你恰好把這種段子發給了不能接受的人, 那就躺在黑名單安靜會兒吧。
還能怎樣愉快地聊天
共情又稱同理心, 指的是可以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 在共情過程中, 人們感覺自己好像就是另一個人, 感覺自己進入了別人的思想, 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度去想、去感知、去行動。
選能聊得下去的話題, 不隨意反駁對方的言論和感受, 都是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的。 當聊天讓對方不適而陷入尷尬的沉默時, 想想如果是別人這樣強聊你, 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而對方怎麼做才會讓你不那麼難受……然後做同樣的事吧。
其實所有的技巧都比不上真誠、尊重。 技巧是我學的, 想和你聊是真心的。 在一段聊天裡, 你更喜歡做哪種角色, 更多是由當時的環境因素和你的心情決定的, 你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角色。
同理, 和你聊天的物件所願意扮演的角色也並非一成不變。 武俠中, 摯友可能在某一時刻無法相互溝通理解, 而宿敵卻可能在一個月黑風高夜把酒言歡。
聊天的技巧固然重要, 但在特定的場合找到最合適的人聊天, 就算不夠有技巧, 你大概也不用怕陷入尬聊吧。
本文編輯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京師心理大學堂(微信號:bnupsychology), 已獲作者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