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奶怎么給寶寶拍隔
有過帶孩子經歷的爸爸媽媽都應該知道, 在寶寶喝奶之后一定要給寶寶拍嗝, 這樣才能夠將腸胃系統中多余的空氣排出來。 如果不及時給寶寶拍嗝的話, 會導致寶寶出現吐奶后果, 嚴重的吐奶后果還會引起腸胃消化系統不舒適的感覺。 這時候爸爸媽媽來掌握到吃完奶后給寶寶正確拍嗝的方法也顯得十分有必要。
為什么喂奶后不要忘給寶寶拍嗝?
新生兒一般會容易發生吐奶問題, 容易吐奶的原因在于他們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育成熟。
新生兒的胃部, 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 呈不穩定狀態,
也就是說, 大人吃飯時, 當食物進入胃部后, 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
但由于新生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 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可以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
所以這時候就需要爸媽來給寶寶拍隔了。
給寶寶拍隔會有什么好處?
那么如果在寶寶吃完奶后, 給寶寶拍隔會有什么好處呢?
當寶寶喝完奶后, 由于胃里下部是奶, 上部是空氣, 所以就會造成胃部壓力, 出現溢奶、吐奶現象, 如果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寶寶吸入到氣管內, 以至窒息。
因此爸爸媽媽應及時幫寶寶拍打嗝, 把氣體排出。 只要減少了胃里的壓力, 自然就能夠減輕吐奶、溢奶的情況和次數。
喂寶寶喝完母乳或配方奶后, 如果沒有幫寶寶拍嗝, 原則上只要保持直立抱姿20-30分鐘, 空氣就會上升, 慢慢地自然排出, 寶寶自己就會打嗝。
其實, 拍打嗝還有另外一個作用, 就是帶有安撫作用, 寶寶其實是很喜歡被輕拍背部的。
3種給嬰兒拍隔的正確方式, 趕緊學起來
很多爸媽都知道, 喂奶中或者喂奶后經常給寶寶拍嗝, 能讓寶寶排出多余的空氣, 減少吐奶。
但是卻有不少爸媽并不知道怎么樣正確給寶寶拍隔。
給寶寶拍隔方式:豎抱式
讓寶寶趴在你的肩上, 抱緊他, 用一只手輕拍或輕撫寶寶的背部。
給寶寶拍隔方式2:坐懷式
讓寶寶趴在你的雙腿上, 面朝下, 頭部略高于胸部, 一只手扶住寶寶, 另一只手輕拍或輕撫寶寶的背部。
給寶寶拍隔方式3:俯臥式
讓寶寶坐在你的腿上, 一只手扶住寶寶的下巴并支撐胸部, 讓寶寶的頭部下垂, 另一只手輕拍或輕撫寶寶的背部。
在給寶寶拍嗝時, 大人手掌要呈杯狀, 并且不能過于用力, 大人可以觀察寶寶的表情, 如果是寶寶能接受的力度, 他通常不會出現難受的表情。
寶寶不滿4個月時, 要注意支撐好寶寶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