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政協委員建議開展消化道癌篩查 膠囊胃鏡進醫保

有資料中國消化道癌每年新發病例110萬, 死亡60萬例, 每年消耗治療費用近千億元。 全國政協委員李兆申認為, 中國消化道癌早診率低、死亡率高和花費多的原因是“發現晚、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關鍵問題還在於尚未建立完善、適合國情並推廣的篩查與早診早治方案。

內鏡檢查是胃癌篩查的重要手段, 而亟待普及的篩查和早診早治方案重要方法之一, 是消化道磁控膠囊胃鏡的使用。

然而, 花費多年心血自主研發出來的消化道磁控胃鏡, 目前在市場推廣過程中並不順暢。 除了招投標, 還有醫保的制約。

李兆申認為, 需要儘快制定原創性新產品“綠色通道”通行政策, 實行快速統一認定、統一招標。 由國家衛生計生委、發改委、人社部等部委共同牽頭, 組織專家對中國首創產品進行論證, 如是創新產生的單一來源產品國家統一招標, 取消競標, 儘快使我國原創性重大突破產業專案服務於公眾,

促進原創引領性創新技術的加速普及。

李兆申在提案中還建議:“對用於影響國民健康重大疾病防治的原創性突破產品和專案, 應制定政策優先進入醫保報銷範圍。 ”

依舊以消化道癌症早篩為例, 從醫保支出的角度分析, 消化道癌症早期篩查的實施, 將給國家醫保節省大筆開支。 他還以胃癌為例, 表示如果中國胃早癌發現率提高到日本、韓國的平均水準, 保守估計, 全國居民家庭每年少支出150億, 國家每年節省至少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