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糖尿病檢測指標那些事
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技師 程湧江
很多糖尿病患者, 到醫院看病時, 醫生要求做一些檢查, 有些患者會不理解:“糖尿病測血糖就可以了, 為什麼要做這麼多檢查?”、“我的血糖已經正常了, 為什麼還要經常做檢查?”、或者“我自己有血糖儀,醫生為什麼還要我來醫院抽血?”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技師程湧江介紹, 與糖尿病有關的檢測指標很多, 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即診斷指標、病因診斷指標和監控指標。 醫生會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檢測指標,
診斷指標
血糖、葡萄糖耐量試驗
包括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和隨機血糖)、葡萄糖耐量試驗等, 主要用來判斷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或者糖尿病前期狀態。
這些指標檢測的是各種狀態下的血糖水準, 其中空腹血糖最穩定, 葡萄糖耐量試驗最準確(金標準)。 檢測這些指標時一定要嚴格按要求來做, 比如測空腹血糖, 檢測前不要特意控制飲食, 應該與平時一樣, 這樣才能反映出人體空腹血糖的真實水準。 病人如果在服用降血糖藥期間檢測空腹血糖, 不能停藥, 只是早上那次藥在抽血後再服用。 空腹狀態指空腹8-10小時, 時間太長或太短都不好。 一般是晚餐後就不再進食, 直到第二天早上抽血,
很多糖尿病患者為了方便監測血糖, 自己買了可擕式血糖儀在家檢測血糖。 可擕式血糖儀使用時要注意定期校準、試紙條防潮、試紙條有效期等, 最好定期把結果拿來與醫院的檢測結果進行比對, 保證結果的可靠。
病因診斷指標
胰島素、C肽、
糖尿病自身抗體
包括胰島素、C肽、糖尿病自身抗體等, 主要用於判斷糖尿病病因, 圍繞胰島素來檢測。
胰島素是胰臟產生的一種降血糖激素, 胰島素生成過程中會順帶產生C肽。 胰島素的異常包括兩方面:一種是胰島素分泌不足, 稱為Ⅰ型糖尿病;另一種是胰島素分泌正常, 但分泌的胰島素對人體不起作用或作用不強, 這種稱為Ⅱ型糖尿病。 由於兩種糖尿病的治療方法是不一樣的,
監控指標
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白蛋白等
包括糖化血紅蛋白、糖化白蛋白、酮體、尿微量白蛋白等, 主要用於評價血糖的控制效果, 監測併發症。
比如糖化血紅蛋白, 它反映的是患者2-3個月血糖的平均水準, 主要用於評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 是糖尿病監控的金標準。 糖化血紅蛋白越高, 併發症發生的可能性越大。 一般血糖控制穩定的患者6個月檢查一次, 如果控制得不好則要加大檢測頻率。
其他像酮體(β-羥丁酸)、尿微量白蛋白等主要用於判斷有沒有併發症的發生, 可以用來診斷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腎病。 (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張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