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雙側骶髂關節退行性變

退變性骶髂關節炎, 是一種很常見的關節疾病, 也是一種對于人體的正常行動能力以及骶髂部位的健康而言, 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的疾病。 引發這種疾病的具體原因是有很多種的, 如強直性骶髂關節炎、骶髂關節結核、Reiter病以及布魯菌性骶髂關節炎, 都是會導致退變性骶髂關節炎的出現的。

一、強直性骶髂關節炎

本病較為多見, 尤以青年人發生率較高, 但本病具有以下特點:

(1)疼痛:自骶髂關節開始, 逐步向上方椎節, 多呈進行性侵犯發展。

(2)雙側性:骶髂關節病變多為雙側對稱性, 并侵及全關節, 關節間隙從模糊到破壞, 最后關節間隙消失。

(3)脊柱同時受累:本病除骶髂關節外, 脊柱椎體間關節亦受侵犯, 后期椎節呈竹節樣改變。

(4)其他:本病患者血細胞沉降率快, 且類風濕因子等項化驗指標多為陽性。

二、骶髂關節結核

臨床上亦較多見, 其特點如下:

(1)常為單側性:其多侵犯單側關節, 病變主要位于關節下部。

(2)病變部位:結核病灶多發生在骶骨或髂骨的骨骼內, 先為局部骨質破壞, 之后波及關節, 引起間隙增寬, 并形成死骨。

(3)寒性膿腫:骶髂關節結核時, 如膿液聚集在髂腰韌帶下, 可沿腰大肌流至大腿;亦可由坐骨大孔穿出至臀大肌深處,

由梨狀肌下方沿坐骨神經下行至大腿后部或大轉子處;少數情況下感染可蔓延至坐骨直腸窩。

三、Reiter病

本病少見, 臨床上多有三聯征, 即骶髂關節、膝關節及足部關節炎, 尿道炎, 以及結膜炎。 一般尿道炎先發作, 關節炎常為不對稱性。

X線片上顯示關節面破壞, 四周骨質明顯硬化。

四、布魯菌性骶髂關節炎

臨床上有骶髂部及多發性關節痛, 發熱, 肝、脾、淋巴結腫大, 以及布魯菌凝集試驗陽性, X線片上多為不對稱性雙側關節受累。 開始時關節骨質疏松, 以后軟骨下骨質吸收, 關節間隙狹窄以至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