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胎毒濕疹怎麼辦?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胎毒是什麼, 胎毒的另一個名稱叫產後急性過敏重症, 患者的皮膚會出現變態反應, 比如會出現瘡癤, 還會出現痘疹, 看起來就像濕疹一樣, 也同樣會出現瘙癢的症狀, 所以又稱為胎毒濕疹, 那麼如果嬰幼兒出現胎毒濕疹的話, 有哪些方法來解決呢?

胎毒濕疹怎麼辦?

胎毒和濕疹是一樣的嗎

嬰兒濕疹是胎毒, 嬰兒濕疹又俗稱胎毒。 多在生後1-2個月發生。 一般對稱地好發於頭部、額部、面頰部、外耳、耳後、腋窩、胸部、肛周等處, 少數亦可泛發於全身。 病症為彌漫性邊界不清的紅斑、丘疹、水疤、糜爛、滲液及結癡。 由於劇烈痛癢, 致使小兒哭鬧不安, 睡眠不好, 抓破後可繼發感染。 因此觀察濕疹各期的特點及良好的護理對其痊癒有著直接的關係。

在醫學上是沒有“胎毒”這種說法的。 所謂“胎毒”, 其實就是嬰兒脂溢性皮炎, 症狀表現為在嬰兒皮膚上的皮疹現象,

這種病症可能與母親的內熱體質有關。 民間說的胎毒, 從中醫上講, 即為內熱。 “清胎毒”在南方比較流行, 老一輩人認為南方的氣候和水質屬於熱性, 很濕熱。

濕疹, 中醫稱為「濕毒瘡」或「濕氣瘡」。 所謂「毒」, 是指一些熱毒, 令身體產生排斥及敏感反應,

而這些熱毒可能是由食物、藥物或日常用品(如油漆、樟腦丸等)引致。 至於「濕」, 是指身體機能受濕阻以致呆滯。 由於人體有七成是水份, 若水的運行停滯不順, 身體便會處於「濕」的狀態, 症狀是四肢沉重、水腫、脾胃不和、大便稀薄等。

如何去胎毒

胎毒會導致寶寶黃疸高、起濕疹、便秘等, 要想去胎毒, 媽媽在懷孕期間要注意均衡搭配飲食, 少吃辛辣油膩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新陳代謝, 不要亂服“清胎毒”藥物。

1、懷孕期間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 多吃滋陰潤燥、生津養肺的食物和當季水果, 少吃辛辣、油炸、油膩的食物。 特別是孕晚期, 是胎寶寶發育最快的一段時期, 建議懷孕後期多吃青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

2、如果媽媽是過敏體質, 建議去大醫院的變態反應科(皮膚過敏科)詳細篩查過敏源或聽專家給出一些建議, 避免寶寶從母乳中獲得這種過敏源。

3、注意生活規律, 勞逸結合, 適當休息, 才能保障肌體的平衡, 提高免疫力。

4、切忌為“清胎毒”亂用吃藥, 某些清胎毒偏方、龜苓膏或涼茶,

所含成分不適合孕媽媽飲用, 盲目服用有隱患。

5、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新陳代謝。

胎毒是老一輩的說法, 要去嬰兒胎毒的話, 切記不能亂給寶寶服用中藥。 人們認為常用的清胎毒中藥有甘草、黃連、朱砂、牛黃、輕粉等。 這是不可取的, 因為這些中藥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例如, 黃連苦, 有寒性, 可以損傷嬰兒的胃部功能, 影響消化、吸收;朱砂含有汞和硫磺, 對寶寶有一定的毒性;牛黃是食草動物的膽石, 苦, 性涼, 不宜單味服用;輕粉即汞粉(水銀), 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