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7個生活習慣,可能是導致抑郁癥的罪魁禍首
許多人覺得抑郁離他們很遠, 其實它離我們很近。 抑郁的發生與病人自身的行為習慣有很大的關系,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也常常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習慣可能導致抑郁。
1、超時工作
一天工作11小時的人比一天工作8小時的人患抑郁癥的幾率高出兩倍以上。 因此大家要注意勞逸結合, 減少患抑郁癥的危險。
2、缺乏鍛煉, 缺少陽光
抑郁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自閉, 不愛出門。 如果你的身體一直處于無明顯原因的乏力狀態, 就需要引起注意。 適量運動可以治療抑郁, 建議每周進行30-40分鐘的有氧運動。 在同一時間多曬太陽還能刺激大腦產生5-羥色胺, 減少焦慮, 讓人感到幸福。
3、睡前沉迷手機
睡覺前玩手機成癮可導致抑郁。 手機等發光電子產品作為光刺激, 會影響褪黑素的合成, 一旦人體的褪黑素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生理周期就會受到影響,
在壓力大的時候吃東西可以釋放壓力, 但忽視高糖高油的食物會增加抑郁的風險。 長期食用高油糖的食物如炸雞、比薩餅、薯條和糕點的人患憂郁癥的幾率是經常食用天然食品如全谷類、蔬果、魚的2.34倍。
5、缺乏睡眠
抑郁病人的癥狀之一是睡眠紊亂, 如果睡眠時間不足, 睡眠質量差, 會使人的情緒變得暴躁, 多疑, 焦慮, 沮喪, 影響工作效率, 心情低落就容易陷入抑郁。
6、過分抱怨
許多人在心情不好時都會找朋友傾訴, 但是過度傾訴也會導致焦慮甚至是抑郁。 人類情緒是通過鏡像神經元的腦神經細胞“傳染”給他人的, 一旦自己情緒低落, 陷入抑郁狀態, 過度的傾訴就會讓這種不健康的情緒相互“傳染”, 使每個人都困在消極的情緒里面, 難以自拔。
負面思想是抑郁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我們每天沉溺于一些消極事物時, 就是在不斷地給自己制造一個消極的牢籠, 覺得什么事都很困難, 對自己的未來悲觀絕望, 想得越多越容易煩躁, 情緒越低落。
身體健康的第一要素是樂觀的心態, 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才能有好身體!而且壞習慣一定要改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