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經期能吃蛤蜊嗎

女性朋友在經期由于失血過多所以容易出現貧血的現象, 所以經期的女性朋友身體比較虛弱, 那么我們有什么辦法來改善這種情況嗎?我們建議經期的女性朋友可以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 很多含鐵的食物都有很好的補血功效并且有治療貧血的好處, 那么蛤蜊里面是不是也含有鐵呢?

相信大家對于蛤蜊還是比較熟悉的吧, 蛤蜊是我們經常吃到的貝類, 蛤蜊有著非常豐富的營養, 蛤蜊里面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 一起看看下文關于蛤蜊的相信介紹。

蛤蜊, 軟體動物, 殼卵圓形, 淡褐色, 邊緣紫色, 生活在淺海底, 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諸多品種。 其肉質鮮美無比, 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 而且它的營養也比較全面, 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鐵、鈣、磷、碘、維生素、氨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種成分, 低熱能、高蛋白、少脂肪, 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

實屬物美價廉的海產品。 目前發現最高齡蛤蜊為507歲。

營養價值

蛤肉的營養價值豐富, 在每100克蛤肉中含蛋白質10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5克, 以及碘、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 而蛤殼中則含碳酸鈣、磷酸鈣、硅酸鎂、碘、溴鹽等。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 在文蛤中有一種叫蛤素的物質, 有抑制腫瘤生長的抗癌效應。

化學成分

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0克, 蛋白質10.8克, 脂肪1.6克, 碳水化物4.6克, 灰分3克, 鈣37毫克, 磷82毫克;鐵14.2毫克, 維生素A400國際單位, 硫胺素0.03毫克, 核黃素0.15毫克, 尼克酸1.7毫克;每公斤干蛤含碘2400微克。 又食部每100克含抗壞血酸5毫克。

藥用價值

蛤蜊味咸寒, 具有滋陰潤燥、利尿消腫、軟堅散結作用。 《本草經疏》中記載, 說:“蛤蜊其性滋潤而助津液,

故能潤五臟、止消渴, 開胃也。 咸能入血軟堅, 故主婦人血塊及老癖為寒熱也。 ”除這種傳統用法外, 還對蛤蜊組織進行化學提取, 提取物稱為蛤素。 動物實驗證明, 蛤蜊對小鼠的肉瘤和腹水瘤都有抑制作用和緩解作用。

現代醫學認為, 蛤蜊肉燉熟食用, 一日三次可治糖尿病;蛤蜊肉和韭菜經常食用, 可治療陰虛所致的口渴、干咳、心煩、手足心熱等癥。 常食蛤蜊對甲狀腺腫大、黃疽、小便不暢、腹脹等癥也有療效。 (《本草經集注》)

功效作用

蛤蜊肉以及貝類軟體動物中, 含一種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的代爾太7—膽固醇和24—亞甲基膽固醇, 它們兼有抑制膽固醇在肝臟合成和加速排泄膽固醇的獨特作用, 從而使體內膽固醇下降。 它們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膽固醇的藥物谷固醇更強。

人們在食用蛤蜊和貝類食物后, 常有一種清爽宜人的感覺, 這對解除一些煩惱癥狀無疑是有益的。

上文我們介紹了女性朋友會在經期出現貧血的癥狀, 所以想要順利度過經期就必須補血, 有很多含有鐵的食物有補血的功效, 上文介紹的蛤蜊不但有利尿消腫和滋陰潤燥等功效, 而且還含有鐵元素, 所以經期可以吃蛤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