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春節為什麼要拜年 春節拜年有講究

春節為什麼要拜年?拜年是春節不可缺的一大習俗, 年年去拜年, 但春節為什麼要拜年, 你瞭解嗎?拜年習俗的由來, 有一個傳說。 究竟春節為什麼要拜年?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春節為什麼要拜年?

春節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是拜年, 又稱走春、探春。 過去如果主人親戚朋友多, 拜不過來, 就由僕人送名片, 或送福字, 這是上層社會拜年“泛愛不專”的反映。

漢族拜年之風, 漢代已有。 唐宋之後十分盛行, 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 可用名帖投賀。 東漢時稱為“刺”, 故名片又稱“名刺”。 明代之後, 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 專收名帖, 叫“門簿”。

大年初一, 人人都早早起來, 打扮得整整齊齊, 出門走親訪友, 相互拜年, 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春節為什麼要拜年?關於拜年習俗的由來, 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 頭頂長獨角, 口似血盆, 人們叫它做“年”。

每逢臘月三十晚上, 它便竄出山林,

掠食噬人。 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 然後把大門關上, 躲在家裡, 直到初一早晨, “年”飽餐後揚長而去, 人們才開門相見, 作揖道喜, 互相祝賀未被“年”吃掉。 於是拜年之風便流傳開來。

春節拜年有講究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 初一早晨, 晚輩起床後, 要先向長輩拜年,

祝福長輩健康長壽, 萬事如意。 長輩受拜以後, 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 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 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 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1、首先拜家裡長輩。 初一早晨, 晚輩起床後, 要先向長輩拜年。 當然, 長輩受拜以後, 一定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不能忘記的是向鄰居長輩拜年。 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 所以向鄰居長輩拜年僅次於本屬長輩, 一般說, 鄰居長輩也會給“壓歲錢”的。

2、其次是走親戚拜年。 初一或初二必須到岳父、母家, 並須帶賀禮。 進門後還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

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

3、接著就是禮節性的拜年了。 如給朋友拜年, 一進屋門, 僅向佛像三叩首, 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 如比自己年長, 仍應主動跪拜, 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 連說免禮表示謙恭。 一般情況下, 不宜久坐,

客套話完了就要告辭。 主人受拜後, 也應擇日回拜。

4、還有一種就是感謝性的拜年。 凡過去一年中對人家欠情的, 如曾幫助過自己的人或老師、師傅、醫生等, 就要買些禮物送去, 借拜年之機, 表示感恩謝意。

由於平時勞碌, 年節期間人們一般起得較晚。 若過早登門拜年, 往往讓主人措手不及。 做客逗留時間一般以半小時至40分鐘為宜, 這樣, 既不失禮貌, 又不影響主人接待其他客人。 拜年時, 若進門問聲“新年好”, 旋即匆匆離去, 也會給人以“缺少誠意”的感覺。

賀禮一定得體、衛生、安全。 自己如果動手製作一個精美的小禮物, 既可表達真摯的情誼, 又可顯現自己的才華。 拜年時還一定要注意禮節和言談舉止。 鄰里相坐、同學相逢、朋友相聚,

皆應“過年言好事, 出口稱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