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藿香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Guǎnɡ Huò Xiānɡ
【英文名】Herba Pogostemosis
【別名】刺蕊草、藿香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地上部分。 枝葉茂盛時採割, 日曬夜悶, 反復至幹。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或灌木, 高30~100cm, 揉之有香氣。 莖直立, 上部多分枝, 老枝粗壯, 近圓形;幼枝方形, 密被灰黃色柔毛。 葉對生, 圓形至寬卵形, 長2~10cm, 寬2.5~7cm, 先端短尖或鈍, 基部楔形或心形, 邊緣有粗鈍齒或有時分裂, 兩面均被毛, 脈上尤多;葉柄長1~6cm, 有毛。 輪傘花序密集成假穗狀花序, 密被短柔毛;花萼筒狀, 5齒;花冠紫色, 4裂, 前裂片向前伸;雄蕊4, 花絲中部有長須毛, 花藥1室。 小堅果近球形, 稍壓扁。 我國栽培的稀見開花。
【生境分佈】原產亞洲菲律賓等亞熱帶地區。 我國主產廣東、海南;栽培。
【化學成份】含揮發油, 油中主成分為廣藿香醇(patchoulo alcohol), 並有α-, β-和γ-藿香萜烯(α-, β-, γ-patchoulene)、α-愈創烯(α-guaiene)、α-布藜烯(α-bulnesene)、廣藿香酮(pogostone)、丁香烯、丁香酚及廣藿香吡啶堿(patchoulipyridine)等。
【性味】性微溫, 味辛。
【功能主治】芳香化濁, 開胃止嘔, 發表解暑。 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