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打豆漿之前需要泡豆子嗎

文章導讀

我們很多人現在的生活水準的提高, 因此很多人現在為了可以更健康的喝上乾淨的豆漿, 豆漿機就開始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那麼打豆漿之前需要把豆子泡起來嗎?

首先, 不泡豆子聽起來好像很方便, 其實要花費更長的時間。 頭天晚上泡豆只需要一兩分鐘的時間, 但浸泡之後就可以很快地打出豆漿來;如果不泡豆子, 啟動豆漿機之後的程式就要延長很多, 帶上了一段加溫促進豆子吸水軟化的時間, 實際上更費電費時。 所以, 從低碳環保的角度來說, 或者從早上喝豆漿節約時間的角度來說, 顯然是泡豆子更有利。

其次, 泡豆子可以提高出漿率。 和不泡的相比, 把豆子浸泡12小時之後, 豆漿的產率可以提高10%, 而豆渣的產量有所下降。 在12小時之內, 泡的 時間越長, 出漿率就越高。 也就是說, 泡豆子有利於組織破碎, 可以讓豆漿打得更細一些,

使其中的營養成分更好地釋放出來。 從口感來說, 自然也是泡過的豆子做出來的豆漿口感更好。

豆漿多出點少出點, 或許大家並不介意。 不過, 泡豆和不泡豆相比, 做出來的豆漿中, 抗營養因素的含量也會有明顯的差異。

比如說, 和不泡豆打出來的豆漿相比, 豆子浸泡12小時之後再打豆漿, 其中的單寧含量只有前者的二分之一。 哪怕泡4個小時, 都會大大降低單寧含 量。 這是因為單寧會部分溶解在泡豆子的水裡。 測定發現, 泡的時間越長, 泡豆水裡溶出的單寧就越多。 同樣, 和不泡豆打出來的豆漿相比, 豆子浸泡12小時之後 再打漿, 其中的植酸含量會減少47%, 皂甙含量降低29%。

單寧和植酸會讓人感覺到澀味, 皂甙多少有點肥皂味,

所以泡過豆子再打豆漿, 豆漿的味道就會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