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有些胸口痛病根不在心 午夜晨起頻心痛禍首在消化道

消化系統疾病、胸椎疾病、精神心理因素等均可引發胸口疼痛

常有病人一胸痛就懷疑自己得了心絞痛, 到醫院做心電圖檢查卻正常。 廣東省醫師協會心臟重症分會主委、廣東省人民醫院心研所張斌主任醫師表示, 胸痛並非冠心病的“獨家專利”, 而冠心病的確診也不能只讓心電圖來話事。

午夜晨起頻心痛 禍首在消化道

62歲的黃阿姨最近總覺得胸口痛, 尤其是午夜和早晨起床前後, 她懷疑自己得了冠心病, 到醫院做心電圖檢查卻一切正常。 醫生仔細詢問她發病表現和生活習慣後, 斷定引發胸痛的病根並非心臟而是消化道。

原來, 黃阿姨從年輕時就嗜食酸辣等“重口味”食物, 近幾個月來, 她晚上進餐後常覺得胃脹不適, 索性戒掉了晚飯, 而胸口痛就是從那時開始出現的。

“經常有老年人來查心絞痛, 但我們聽診後發現, 胸口疼的病根不在心臟, 反而和消化道疾病有關。 ”張斌指出, 消化道的一段與心臟位置相近, 如果病人患有食道反流和消化性潰瘍, 夜間或者晨起疼痛發作時, 就會讓人誤以為是心臟在“呻吟”。

除了消化系統, 心臟的“鄰居”們——胸骨、胸椎、肺、縱隔等出了問題, 都會表現為胸口痛。 曾有一位80歲的阿姨, 反復出現胸口疼, 檢查後才發現是因骨質疏鬆導致胸椎骨折。 張斌說, 一個有經驗的心內科醫生, 遇到病人嚷胸口痛時,

需要排除食道反流、消化性潰瘍、肋間神經炎、肋軟骨炎、胸椎病變、帶狀皰疹等多種疾病的可能。

如今還有一個現象愈發突出:很多來看“心臟病”的人得的其實是“心病”, 與精神心理因素有很大關係。 張斌說, 有外地病人每年都要打“飛的”來找他看“心臟病”, 實際上他的心臟很健康, 是焦慮等因素讓他總是感到胸口疼。 通常這樣的病人接受心理醫生治療後, 情況就會好轉。

不典型心絞痛易與他病相混淆

如果出現胸口疼痛, 如何判斷該去看心內科還是其他專科?“準確的診斷必須由專科醫生作出, 但也有一些簡單的判斷方法。 ”張斌指出, 典型的心絞痛發作是突然發生的位於胸骨後的壓榨性疼痛, 可放射至背部、左上肢,

往往迫使病人立即停止活動, 有些人還會疼得冒出一身冷汗。 心絞痛一般在活動後和感到勞累時發生, 有些病人則由情緒激動誘發, 一次發作一般持續幾分鐘, 很少超過半小時。

有些患者屬於不典型的心絞痛, 例如表現為胸悶、牙痛和上腹部不適, 有些嚴重的心絞痛患者在用力時會氣喘不止, 有些病人完全沒有症狀, 因症狀隱蔽, 可能導致延誤治療。 “現在許多人對不典型心絞痛很關注。 其實, 這類病人為數很少, 大家不必因此而恐懼, 更沒必要一出現不適, 就懷疑自己是‘不典型心絞痛’。 ”張斌說, 門診遇到相當多的自認為得了“不典型心絞痛”的病人, 最終發現是一場誤會。

例如, 心臟病引發的牙痛極為少見,

且表現為短暫的陣發性疼痛, 如果整天都疼痛, 則應該和口腔疾病有很大關係。 還有一種冠心病叫做“飯後心絞痛”, 容易與胃病混淆。 “‘飯後心絞痛’的患者心肌缺血平時不嚴重, 但飯後腸胃蠕動, 供血量大增, 就會誘發心絞痛。 ”張斌指出, 胃病引發的疼痛一般和飲食因素相關且有泛酸、食道燒灼感覺, 而心臟病患者的症狀與上述因素無關。

五成冠心病病人心電圖正常

心內科資深醫生經常遇到有些病人帶著心電圖或者心臟CT等檢查結果上門, 回答醫生“哪些地方不舒服”的提問時, 一開口卻說“我心肌勞損”、“我心電圖ST段改變”等檢查報告上的晦澀名詞, 令醫生哭笑不得。

“病人非常依賴檢查結果, 尤其是心電圖。 實際上, 如今心電圖在冠心病診斷中的價值是很低的,

約有一半的冠心病人心電圖完全正常。 ”張斌說, 不少病人愛根據網路搜索來的症狀對號入座, 對就診沒有多大幫助。 張斌指出, 在優質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下, 學會做一個聰明的病人, 可以令就診變得事半功倍。

他建議, 病人要認真簡短回答醫生的基本提問, 例如哪裡不舒服、疼了多久、疼痛持續了幾天、哪個時間段容易出現等, 而不要含混地回答“疼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