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逆向行為”保健康

不累也休息——當勞累超過極限, 健康就會受到損害。 人們在工作、勞動、學習時, 在身心還沒有感到勞累時就休息, 比感到勞累後再休息更有利於健康。

當人感受到勞累時, 體內的代謝廢物, 如乳酸、二氧化碳等積累太多, 短暫的休息不能完全消除這些廢物, 日積月累, 便可積勞成疾。 科學實驗證明, 主動休息能發揮和協調全身各器官的功能, 提高人體的免疫水準和抗病能力, 特別有助於防範勞累的產生。

不渴也喝水——水是人體的六大營養素之一, 水在維持人體生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醫學研究證明,

飲水不足, 影響新陳代謝, 影響血液迴圈, 使各器官和功能降低;同時, 毒性物質增多, 成為各種疾病的溫床。 渴感一旦產生, 表明體內缺水已達到一定的程度。

特別是老年人機體反應遲鈍, 不飲水也沒有口渴的感覺, 更易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 無便也入廁——老年人保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是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條件。

“欲得長生, 腸中常清”。 除了飲食調節及預防和治療消化道疾病外, 還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形成條件反射, 這對緩解便秘具有重要作用。

無病也求醫——主動檢查身體是老年人保健意識不斷增強的表現。 注意隨時觀察自身健康狀況, 堅持“預防勝於治療”的原則, 有病就醫, 無病就防, 這對老年人健康長壽非常重要。

無喜也快樂——快樂的心情可以對機體產生良性刺激, 使脈搏、血壓、呼吸、消化液的分泌及新陳代謝均處於平衡、相互協調狀態, 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科學研究發現了一條很有意義的規律, 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會啟動人體的適應能力, 遏制疾病的發展。

喜事不會天天有, 但快樂卻可日甚一日日尋。 老年人可多談生活中的喜事, 多接觸幽默的人, 多看相聲、喜劇小品, 多讀幽默、笑話的書, 就能笑口常開。

無痰也咳嗽——咳嗽是一種保護性的反射動作, 也是某些疾病的症狀。 咳嗽的作用有三:一是清除氣管中的積液, 二是排除肺部的有害污染物, 三是咳嗽是心血管意外的自救術。

心血管疾病患者, 在長時間臥床和由蹲位到站立時,

由於血壓調節不到位而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 誘發腦缺血, 進而發生暈厥。

如在體位變化之前咳嗽幾聲, 就能擠壓肺循環, 使血液流入心臟, 並通過“震撼”心臟加快收縮, 增高血壓, 改善大腦供血, 可有效預防暈厥。

因此, 老年人要主動咳嗽, 在清晨起床前和晚上臨睡前做做深呼吸, 然後突然深咳, 如此反復進行10餘次, 只要持之以恆, 必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