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小兒應該怎么合理喂養

1、提倡母乳喂養

現代科學已證明了母乳中不僅含有適合嬰兒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 而且含有豐富的抗體, 活性細胞和其它免疫活性物質、人乳美味可口、新鮮適口、無細菌污染同時易于消化吸收, 可增強小兒抗病能力。 母乳中含有抗體, 臨床上母乳喂養的嬰兒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發生率較人工喂養者低。

2、合理添加輔食

隨著嬰兒的生長發育, 消化器官和神經系統進一步發育成熟, 單純哺乳已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因此, 不論是母乳或人工喂養兒到一定時候均需適時地添加輔助食品。

嬰兒在3~4個月時可加少量米糊、菜泥、蛋黃等, 使之慢慢適應。 具體在給嬰兒添加輔食時應根據個體的實際需要和消化能力不同, 按照一定的原則即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干、由一種到多種的進行。 同時, 每次添加新的輔食時應注意四時的變化和嬰兒的身體狀況如發現發熱、嘔吐、腹脹、腹瀉、夜睡不安時應減少或暫停所加的哺食。 嬰兒4~6個月時生長發育的速度比較快, 此時嬰兒的各個消化器官的功能發育尚未完善, 輔助食品添加得過早或過晚, 或者食物選擇的種類不合理都會對嬰兒的營養健康狀況有傷害而造成嬰兒消化功能紊亂導致營養不良。

3、適當掌握斷乳時機

隨著嬰兒逐漸長大,

其消化功能也逐漸完善, 乳牙開始萌出, 咀嚼功能加強, 因此應選擇適當時機斷乳。 人乳按其所含營養成分的不同可分為初乳、過度乳、成熟乳、晚乳。 初乳的蛋白質, 維生素含量較高, 而成熟乳和晚乳的營養成分逐漸減少。 嬰兒在8~12個月時, 繼續哺乳, 一方面不能滿足嬰兒的生長發育需要, 另一方面又會影響輔食的添加, 從而產生一系列營養缺乏性疾病, 如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營養性貧血, 微量元素缺乏,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等。 因此主張8~12月斷乳, 最晚不過1歲半。

4、合理安排膳食結構

斷奶后的幼兒仍處于生長發育、物質代謝的旺盛時期, 其乳牙尚未出齊, 脾胃運化功能還未健全, 如果膳食安排及營養調配不當, 均會影響小兒的身體健康。

如有些家長給嬰兒簡單的喂稀粥, 泡餅干, 蛋糕之類, 致使蛋白質, 維生素攝入不足而發生營養不良;又有些父母過于溺愛, 以甘肥、生冷之物任其食之, 造成積滯內傷, 損傷脾胃。

合理的膳食調配首先要保證食物的種類多樣化, 廣泛攝取生長發育所需的各類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水、礦物質、纖維素等;其次各類營養素的搭配應比例適當, 熱量均衡。 一般來說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重量比值接近1 1 4~5, 各占總能量的10%~15%、25%~30%、50%~60%, 保證葷素平衡, 酸堿平衡, 水鹽平衡;再次, 食品的烹調加工應適合小兒的消化功能, 做到細、碎、軟、爛, 忌選甘肥油膩或辛辣刺激食品。

5、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小兒時期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要求做到規律化、合理化, 即 根據實際需要定時、定量配給, 不可過饑過飽, 同時應吃好正餐, 少吃零食, 避免偏食, 糾正厭食, 食宜專心, 進食易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