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12月至次年3月是心血管病高發期 降壓藥切忌自己加量

醫學指導/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心血管科主任、主任中醫師靳利利教授

文/廣州日報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李朝、金小洣

“春夏好過, 秋冬難挨”幾乎已經是心血管病患者的“常識”, 今年首波寒潮一到, 廣州地區大醫院就發現有患者錯誤“防護”, 差點搞出大麻煩。

心血管專家提醒:患者希望安心過冬, 除了別亂吃藥物和偏方保健品, 生活方式干預才是基礎。

病例

擅自多吃藥

差點要了命

還記得不久前的今年首波寒潮嗎?一般人加件衣服就頂過去了, 可廣州78歲的老街坊龐伯, 因為“食多粒”藥, 差點丟了性命。 龐伯是“資深”心血管病患者了,

還曾經中過風, 所以平常非常注意吃藥控制血壓, 一天一片降壓藥, 一天量兩三次血壓, 絲毫不敢鬆懈。

沒想到, 前段時間突然降溫, 龐伯發現血壓失控了, 平時130~140mmHg的收縮壓, 突然飆升到超過210mmHg, 自覺出現胸悶, 心跳也不規律起來, 心慌慌的。 嚇壞了的龐伯想“控不住血壓, 那就加片藥吧”, 於是當天傍晚, 他多吃了一片降壓藥。 當晚11點, 龐伯不適醒來, 頭痛、暈眩, 一測血壓, 血壓跌至130/50mmHg!意識到情況不妙, 他連忙到醫院掛急診。

醫生嚴肅批評了他擅自加藥的做法, “可造成血壓一下子降太低, 腦灌注不足, 可導致缺血性腦卒中、心絞痛等血管病急性發作”。

形勢

12月至次年3月心血管發病多

不能責怪像龐伯這樣的患者過分緊張,

甚至錯誤“防護”, 因為心血管疾病發作分分鐘要命, 而冬天恰恰是最難挨的發病高峰期。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心血管科主任、主任中醫師靳利利教授指出, 據2013年中國心血管病報的資料顯示, 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已達2.9億, 每5個成人中就有1個患心血管疾病, 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疾病!而心血管疾病也是導致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 全國每年約350萬人因其死亡, 算下來平均每10秒鐘有一個人是死於心血管疾病。 而在一年之中, 12月至次年3月, 是廣州地區最多發病的時間段, 曾經有醫院粗略統計, 這一時段發病比夏季高出足足30%, 發病患者擠爆各大醫院病床。

靳利利指出, 因為天氣寒冷, 晝夜溫差大, 冬季人體血管收縮,

而心血管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的血管彈性差, 外界適應回饋能力差, 血管舒張不了, 最容易出現血壓波動, 從而引發心絞痛、心衰、胸痛、胸悶、心律失常, 甚至腦卒中、心肌梗塞等。

警惕

每天鹽攝入量別超過5克

要“安心過冬”, 首先要知道哪些是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靳利利指出,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家族遺傳史、高齡、吸煙酗酒、肥胖、少運動、精神緊張焦慮等等, 都可“傷心”。 因此, 相對應的, 冬季除了保證藥物控制好血壓外, 良好的生活方式, 才是護心基礎, 要做到膳食平衡, 科學運動, 戒煙限酒和心態良好。

具體來說, 膳食平衡, 要做到少脂少鹽, 每天鹽攝入量不宜超過5克, 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水果蔬菜或粗糖;戒煙限酒, 煙應戒斷,

而飲酒要適量, 低度白酒每天的量也不應超過25克, 紅酒別超過1杯;科學運動, 即運動要適量, 可選擇快走、慢跑、做操、游泳等有氧運動, 每週運動3~5次, 每次運動時間為30分鐘至1小時。

心態良好, 要避免精神過度緊張, 保持樂觀、平和, 多做愉悅身心的活動。

提醒

及時就醫調整用藥

“天氣一冷, 血壓就飆升, 該不該加藥?加多少?”這幾乎是心血管患者最關心的問題。 對此, 靳利利表示, 應該交給醫生來決定。

她指出, 確實天冷血壓會較夏季偏高, 一般偏高5-10 mmHg是正常的。 建議高血壓病人冬季一天至少測量3次血壓值, 第一次是早上6時至8時, 第二是下午3時至5時, 第三是晚上睡前。 一天內血壓波動在20%之內算是正常, 而波動不超過10%也不好。 對比上述情況,

發現血壓確實高了或者波動大, 患者不能自己加藥, 而應找心血管醫生, 由其指導調整藥物。

這是因為, 降壓藥醫生一般為患者首選長效藥, 一天一次, 一般2小時後起作用。 如果降壓不足或波動, 需要加緩和的短效藥作為補充, 這些藥物半小時就起效, 可導致血壓波動大, 醫生也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決定加哪種藥、幾時加服等等, 才能達到保持血壓平和、穩定目的。

此外, 即使血壓控制得不錯, 也不能擅自停藥, 因為血壓控制得好, 是藥物的作用, 並不代表“高血壓好了”。 當然如果患者多運動、鹽分控制好、戒煙等, 血管狀況改善, 藥物可減量或減種類, 但絕不可一下子停藥。

切勿迷信降壓偏方

一到冬季, 各類“治高血壓”偏方又冒出來,

比如羅布麻茶、芹菜汁等等。 靳利利指出, 切勿迷信降壓偏方, 小心反受害。

她指出, 羅布麻可降血壓, 但各類羅布麻茶成分複雜, 可能添加利尿劑, 甚至摻入西藥成分, 飲用不利保護心、腦、腎等臟器, 甚至發現可致痛風發作。 芹菜汁偏涼, 甚至被醫生用作防治心血管藥物的決明子, 也不能動不動泡水喝, 因為性偏寒涼, 要肝陽上亢的人才能用。

因此, 靳利利提醒, 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 冬季進補, 滋陰為主, 最好到中醫生處辨明體質才進行, 否則像高血壓病人如果不是氣虛、血虛或陰虛, 用了芪類、參類, 那只能越補人越燥, 血壓也跟著飆升。

此外, 輕度、病情短的高血壓病人可通過中藥、食療、生活方式調整來調理病情, 但3個月為限, 效果不好,應轉服西藥;中重度高血壓則應直接用西藥治療為宜。

推薦

六味中藥可助護心

靳利利介紹,中醫認為,心為陽髒,主血脈,要血流通暢,防治心血管問題,關鍵在於溫與通,六味中藥可助患者護心:

黃芪:性甘、溫,歸肺、脾經,功效可補氣健脾,升陽舉陷,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

黨參:性甘、平,歸脾、肺經,功效可補中益氣,止渴,健脾益肺,養血生津。

三七:性甘、微苦,溫,歸肝、胃經,功效可散瘀止血,消腫定痛。

丹參:性味苦,微寒,歸心、肝經,功效可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

天麻:性甘,平,歸肝經,功效可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

決明子:性甘、苦、鹹,微寒,歸肝、大腸經,功效可清熱明目,潤腸通便。 效果不好,應轉服西藥;中重度高血壓則應直接用西藥治療為宜。

推薦

六味中藥可助護心

靳利利介紹,中醫認為,心為陽髒,主血脈,要血流通暢,防治心血管問題,關鍵在於溫與通,六味中藥可助患者護心:

黃芪:性甘、溫,歸肺、脾經,功效可補氣健脾,升陽舉陷,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腫。

黨參:性甘、平,歸脾、肺經,功效可補中益氣,止渴,健脾益肺,養血生津。

三七:性甘、微苦,溫,歸肝、胃經,功效可散瘀止血,消腫定痛。

丹參:性味苦,微寒,歸心、肝經,功效可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

天麻:性甘,平,歸肝經,功效可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

決明子:性甘、苦、鹹,微寒,歸肝、大腸經,功效可清熱明目,潤腸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