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每天睡眠7小時 對心臟最好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 包括打盹在內, 每天睡眠時間超過或不到7小時的人, 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高。 心血管疾病是美國的頭號殺手。

美國西佛吉尼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美國2005年的一份關於3萬名成年人的資料包告進行分析後發現, 一個人每天的睡眠時間, 包括小睡在內, 如果不到5小時, 患上心絞痛、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是正常人的2倍多。 睡眠時間超過7小時同樣也易患上心血管疾病。 研究還發現, 每天睡9小時或更長時間的人, 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7小時睡眠者的1.5倍。

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睡眠》期刊上的這項研究稱, 最危險族群是60歲以下、每天睡眠5小時或更少的成年人;這些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是每天睡足7小時者的3倍。 如果女性每天只睡5小時或更少(包括打盹), 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要比正常睡眠者高兩倍半。

研究人員指出, 睡眠持續時間過短與心絞痛有關, 而睡眠時間過長或過短則與心臟病和中風有關。

發表在《睡眠》期刊上的另一項研究指出, 對那些不得不縮短睡眠時間的人而言, 偶爾好好睡一覺對健康也有幫助。

賓州大學醫學系睡眠與時間生物學小組負責人大衛·丁吉斯發現, 142名睡眠時間持續5天遭嚴重剝奪的成年人(即多數人每週5天因工作犧牲睡眠), 其反應時間較慢,

且很難集中精神。 但在好好睡了一覺之後, 該研究受試者的警覺性明顯改善, 其中改善最大的是那些歷經一周5天每天只睡4小時、之後好好睡了10小時的人。

丁吉斯建議, 如果有一段時間睡眠被剝奪, 可利用早上補睡一兩小時, 這樣有助於恢復身體的警覺性。

至於睡眠時間長短如何會影響一個人的心臟, 研究人員無法確定其原因。 不過, 他們指出, 睡眠時間長短影響內分泌和代謝功能, 睡眠遭剝奪會導致糖耐量異常、胰島素敏感性下降和血壓升高, 這些都是導致動脈硬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