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節氣里怎樣養生
中醫對時辰節氣非常重視, 因為不同節氣時辰和陰陽五行相關很大, 而中醫治病, 又講陰陽五行, 因此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里也是中醫養生的關鍵一環。
夏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 標志著盛夏就要來臨, 我國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沒大多為十四小時左右。 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 太陽角度最高, 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 俗話說“熱在三伏”, 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 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 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 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攝氏度左右。
夏至, 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 古時夏至日, 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 夏至日是我國最早的節日。 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
在農歷夏至后第三個庚日即進入伏天。 此時天氣炎熱, 人們食欲不振, 開始消瘦, 即“苦夏”。
精神養生:
嵇康《養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 認為夏季炎熱, “更宜調息靜心, 常如冰雪在心, 炎熱亦于吾心少減, 不可以熱為熱, 更生熱矣。 ”即“心靜自然涼”, 這里所說就是夏季養生法中的精神調養。
起居養生:
起居調養, 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 宜晚睡早起。 合理安排午休時間, 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 另外, 夏日炎熱, 腠理開泄, 易受風寒濕邪侵襲, 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 有空調的房間,
運動養生:
運動調養也是養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 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 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 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 若運動過激, 可導致大汗淋漓, 汗泄太多, 不但傷陰氣, 也宜損陽氣。
在運動土豆程中, 出汗過多時, 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 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 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 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飲食養生:
飲食調養, 有夏時心火當令, 心火過旺則克肺金之說(五行的觀點), 故《金匱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說法。
根據五行(夏為火)、五成(夏為長)、五臟(屬心)、五味(宜苦)的相互關系,
夏季氣候炎熱, 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 因此, 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 不可過食熱性食物, 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 不可過食, 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 以免化熱生風, 激發疔瘡之疾。
夏至那天以后, 天氣會反復無常, 就像俗語說的“六月的天娃娃的臉說變就變”。 這主要是由于夏至以后地面受熱強烈, 空氣對流旺盛, 非常易形成驟來疾去的雷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