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

大黃牡丹皮湯的功效

大黃牡丹皮湯

大黃牡丹皮湯出自張仲景《金貴要略》, 由大黃、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5味藥組成, 具有瀉熱破瘀, 散結消腫的功效。

組成:大黃(18g) 牡丹皮(9g)桃仁(12g)冬瓜子(30g)芒硝(9g)

用法:前四味藥以水六升煮取一升, 去滓, 加芒硝, 再煎數沸。

功用:瀉熱破瘀, 散結消腫

主治:縮足腸癰(闌尾炎)專方

主要功效

1.清熱解毒:本方有較強抗菌作用尤以大黃(含大黃酸, 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及牡丹皮(含牡丹皮酮, 苯甲酸)等對多種球菌桿菌均有殺菌和抑菌作用。

2.行氣散瘀:有行氣鎮痛、散瘀解痙和消炎作用, 阻斷病灶對大腦皮層的刺激, 使症狀減輕。

3.通裡攻下:增強闌尾蠕動和增大闌尾容積, 改善闌尾壁血液迴圈, 消除腸道的運動障礙, 有利於解除闌尾腔梗阻, 排出腔內炎性滲液, 從而使局部炎症吸收。

臨床應用

本方以瀉疲熱、消癰腫為主但清熱解毒之力不足, 治療腸癰時應按其辨證類型和病理變化, 酌加銀花、公英、白花蛇舌草、川株子、紅藤等效果更好。 臨床常用治未成膿的腸癰(相當於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慢性瘀滯型闌尾炎)效果最好。 右下腹痛拒按, 肌緊, 壓痛反跳痛、發熱、惡寒, 脈弦數或滑數或無發熱, 脈遲緊, 小便無特殊變化(主要提示與尿道結石絞痛鑒別),

為大黃牡丹湯的適應症。 但根據臨床實踐, 除治療有上述症狀的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外, 對闌尾膿腫、急性膽囊炎等, 亦收到一定療效。

1.治慢性閑尾炎。 本症表現為發作性右下腹隱痛, 伴有食欲不振、腹脹、便秘或大便次數增多等胃腸功能障礙, 闌尾點有固定壓痛, 脈弦緊, 舌苔白、厚, 中醫辨證屬濕鬱氣滯.血瘀。 可用大黃牡丹湯加苡米、木香、白芍、甘草, 如脈數再加蛇舌草;大便次數多, 則去芒硝, 大黃改同煎而不後下。

2.治急性闌尾炎(縮腳腸癰)。 腹痛從上腹或臍周開始, 逐漸轉為右下腹持續性疼痛, 腹痛拒按, 有反跳痛, 輕度發熱、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小便短赤、大便秘結或塘泄。 苔多薄膩或微黃, 脈多滑數。

中醫辨證屬濕熱鬱結大腸, 氣滯血瘀(瘀滯型), 宜用大黃牡丹湯加減, 熱毒熾盛加公英、苗米、黃芬、蛇舌草等。

3.治闌尾周圍膿腫(腸癰成膿期)。 除具急性闌尾炎徵象外, 右下腹痛劇烈, 拘急拒按, 觸及包塊., 高熱口渴, 便秘尿赤, 舌紅苔黃或白, 脈洪數或滑數、白細胞增高。 濕熱之毒甚盛, 使氣血瘀滯不通, 肉腐成膿, 膿液浸淫而成腫塊。 常用大黃牡丹湯加公英、銀花、白芍、苡米等治之。

4.治闌尾穿孔合併腹膜炎(腸癰成膿已潰出現陽明腑實證)。 此類病人有腸癰初起的典型病史, 緊接著有痞滿燥實之陽明腑實證。 高熱, 口渴喜飲, 面紅且赤, 全腹壓痛及反跳痛, 以右下腹明顯, .腹壁拘急拒按, 噁心嘔吐, 不欲飲食, 尿赤便秘, 舌紅苔黃或老黃而幹,

脈弦滑而數。 此時治則和次序應優先解決陽明腑實證問題, 急則治其標, 投以大承氣湯加減。 好轉後就要治病求本, 用大黃牡丹湯, 才能最後解決問題。 故本方對腸癰成膿已潰穿孔者也可慎重酌情運用。

5.治急性膽囊炎。 右脅持續脹痛, 伴有右肩放射痛, 口苦咽幹, 噁心, 不思飲食, 發熱畏寒, 或寒熱往來, 目黃或輕度黃染, 尿黃短赤, 便結。 舌紅苔黃膩或厚膩, 脈滑數。 屬肝膽濕熱, 用大黃牡丹湯潔熱解毒化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