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血是什么原因?
我們人體當中是存在一些血液的, 而且血液對于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過于缺血, 則會引發貧血或者是更嚴重的疾病。 不過, 有的朋友在生活當中發現自己的皮膚似乎很容易出血, 有的時候甚至一碰就會皮下有出血的癥狀, 特別嚇人。 那么, 身體出血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概述
由于皮下的微血管受損破裂, 血瘀在皮下, 便形成皮下瘀血。 瘀血皮膚呈青紫色, 傷處附近表面除有微微隆起和疼痛外, 一般無大問題, 應注意是否涉及下面骨骼、內臟的損傷。
治療
1.以傷者感到最舒適的姿勢抬高或舉起其傷處, 使局部血液回流。
2.局部冷敷, 使傷處血管收縮, 減少出血和腫脹。 如將傷處侵入流動的冷水中, 效果最佳。 當傷處的位置不適宜浸入冷水或當時沒有流動的冷水時, 可用冷水毛巾或冰袋予以冷敷。 將毛巾或布料浸入冷水或冰水, 擰干(以不滴水為準)后放傷處。 為了保持毛巾冷的效果, 應及時予以更換, 持續30分鐘。 或用熱水袋或不透氣的塑料袋裝入約占全袋空間1/3~1/2的碎冰塊, 再在冰塊中少加些鹽, 可以降低溫度, 延緩冰塊溶解, 在排出袋中的空氣后, 將它密封起來, 再用布包裹住, 然后放在傷處,
3.局部熱敷, 有化散瘀血的作用。 受傷4~5 小時后, 可用濕熱毛巾或熱水袋熱敷, 每天1~2 次, 但應注意防止皮膚燙傷。
4.用手指輕輕揉動瘀血的青紫塊, 口服七厘散或跌打丸等, 均有活血散瘀作用, 在受傷4~5小時后可與熱敷一起應用。 如用中藥煎湯乘熱熏洗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