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常識

健康常識

身體兩處皮膚瘙癢可能是“神經病”,不可思議!

又到了乾燥的冬季, 皮膚瘙癢問題又成了季節病, 但是, 有兩處皮膚的嚴重瘙癢, 用盡各種皮膚科藥物卻無效, 這兩種瘙癢不是皮膚病, 可能是神經病, 一種常見在胳膊上, 一種在後背, 醫學上稱之為“神經病性瘙癢症”。

第一種是在胳膊上。 將上臂抬起, 從胳膊肘到手背的這一段是瘙癢的發生地。 這種瘙癢的最常見誘因是頸椎病, 特別是第6、7頸椎出問題時, 多出現這裡的瘙癢。 除了常見的頸椎病, 頸椎的神經孔狹窄、椎間盤突出和椎管狹窄也可以引起。 還有一種瘙癢發生在後背。

一般情況下, 皮膚病引起的瘙癢, 用上含有激素的外用藥, 都能緩解, 但這兩種因為神經病引起的瘙癢卻無效, 因為病因起自神經。

因為是神經病, 所以對於這種瘙癢的診斷比治療更重要, 只有診斷清楚了, 才能及時處理潛在的脊椎問題。

皮膚瘙癢不僅可能是神經病, 還可能是癌症的症狀, 曾經有個三十幾歲的女白領, 後背瘙癢嚴重, 為此查遍了皮膚科、內分泌科, 都沒找到原因, 最後有個醫生提醒她, 最好做個肺部的X光, 結果就在這次檢查中, 發現了她已經是肺癌中晚期了。

其實, 中醫早就有“肺開竅於皮毛”的理論, 從中醫角度看,

皮膚的問題很多和中醫說的“肺”有關, 只不過中醫說的這個“肺”, 不單純包括西醫裡負責呼吸的肺, 更指的是整個身體的“衛外”系統, 這就是中醫說的“肺主衛外”, 而參與人體“衛外”的, 有無形的免疫系統, 還有有形的皮膚, 自然也就有皮膚上的神經末梢。 這兩種因為神經病引起的皮膚瘙癢, 也屬於“衛外”系統出了問題, 所以才以瘙癢的形式不斷地向大腦“謊報軍情”。

皮膚瘙癢治療護理:

主要有飲食療法、藥物療法等。 積極治療原發病, 如肝膽疾患、習慣性便秘、糖尿病等。 同時應加強鍛煉, 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1、首先應去除病因, 如因風寒或暑熱而致者, 應調適寒溫, 避免暑熱及寒冷刺激;如對食物誘發者, 當忌油膩酒酪、魚蝦海味等。

2、瘙癢處應避免過度搔抓、摩擦、熱水洗燙等方式止癢, 不用鹼性強的肥皂洗浴。 內衣應柔軟松寬, 以棉織品為好。 避免羽絨、尼龍及毛織品衣服貼身穿戴。

3、陰癢患者, 應保持局部清潔衛生, 切忌搔抓不潔。 不濫用強刺激的外塗藥物。 同時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防患於未然。 平時情緒逸怡, 忌憂思惱怒, 精神力求欣快。

4、治療皮膚瘙癢常用西藥抗組胺藥(敏迪、開瑞坦)鈣劑(普通鈣片, 必要給予針劑)及激素(含地塞米松類的)等。 由於這些藥物禁忌多, 常引起嗜睡、乏力及其他副反應, 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慢性病人很難堅持治療。 中藥選擇針對皮膚各型瘙癢對症治療:給予蒼濕百靈霜中藥, 效果顯著, 不易復發!

5、中醫認為,風邪、濕邪、熱邪、血虛、蟲淫等為致病的主要原因,烊速消治療應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養血潤燥、活血化瘀為原則,以達到驅邪扶正止癢之功效。皮膚瘙癢治療比較困難,不易根治。目前最好的辦法是 藏 藥紫草露治療。每日3-4次,治療徹底。

5、中醫認為,風邪、濕邪、熱邪、血虛、蟲淫等為致病的主要原因,烊速消治療應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養血潤燥、活血化瘀為原則,以達到驅邪扶正止癢之功效。皮膚瘙癢治療比較困難,不易根治。目前最好的辦法是 藏 藥紫草露治療。每日3-4次,治療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