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如何預防小兒藥物性皮炎

我的寶寶因為感冒發熱服用退熱藥后全身出滿了紅色的皮疹, 孩子哭鬧不停。 到醫院就診, 醫生說這是藥物性皮炎, 是因為我給孩子吃退熱藥引起的變態反應。 是這樣的嗎-

答:藥物性皮炎又稱藥疹, 是指藥物經過各種途徑進入體內, 引起的皮膚和黏膜的反應, 嚴重者可伴有全身的損害。 藥疹可以由變態反應和非變態反應產生。 非變態反應指藥理學可以預測的, 多與藥物劑量有關。 而變態反應則與藥理作用無關, 只見于少數個體, 通過變態反應機制而發生的。 藥物變態反應主要指藥物為變應原而引起的變態反應。

其表現不屬于藥物的藥理作用, 與劑量和毒性反應無關。 此病只限于致敏人群, 有一定的潛伏期。 當使用某種藥物時, 需要經過致敏期, 使機體處于對該藥的致敏狀態, 臨床上可以沒有任何表現, 但是如果繼續使用該藥, 則發生變態反應, 即過敏反應。 需要警惕的是, 有的人可以耐受該藥數月至數年, 一旦體內發生某種改變時, 變態反應可在數分鐘至24小時內出現。 對化學結構相近似的藥物會產生交叉過敏, 藥物性皮炎的極期還會對一些不同結構的藥物產生過敏, 因此必須提高警惕。

藥物皮炎的臨床現象極為復雜, 可出現固定型藥疹、蕁麻疹型藥疹、麻疹樣紅斑疹、猩紅熱樣紅斑疹等。 嚴重者為剝脫性皮炎及過敏性休克。

致病藥物常見為四大類:①解熱鎮痛藥;②磺胺類藥;③抗生素, 以青霉素休克最嚴重;④鎮靜安眠類。 嚴重藥物過敏還可發高熱, 嘔吐等。

藥疹雖然預防困難, 但細心的母親常可發現使用藥物后孩子特殊的反應, 對可疑藥物應立即停藥, 馬上去醫院就診, 及時告訴醫生, 便于醫生分析。 確定致敏藥物的種類。 對于原因不明的皮疹需考慮藥物性皮疹的可能性。 輕型的用氯苯那敏(撲爾敏)、維生素C、鈣劑、潑尼松等口服藥, 外用爐甘石洗劑或者含有薄荷的洗劑止癢。 眼部受累可以交替使用抗生素眼藥水和醋酸可的松眼藥水。 重型的必須及時靜脈點滴。 對過敏性休克, 更要及時搶救。 如搶救不及時, 青霉素過敏者的死亡率很高。

這也是第1針青霉素必須在醫院注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