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春季防病從養心起

目錄:

第一章:健康“從心開始”

第二章:春季氣壓低 警惕誘發冠心病和風心病

第三章:護心要有針對性 危害女性心臟有十點

編者按:心血管疾病在這個不太溫暖的春季也容易爆發, 如何養好我們的心血管, 減少疾病的爆發成了當前最重要的事情了。 下麵小編就為你支招吧!

健康“從心開始”

新年開始, 我們需要對健康有—個全面規劃。 中國醫學會健康大講堂第四講前不久在北京舉行,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教授為大家送上2012年新年新祝福—健康“從心開始”, 新年護心要有新計畫。

一項新投資

投資動脈就像投入養老保險

“動脈粥樣硬化是伴隨一生的危險, 投資健康就像投資養老保險。 ”為動脈投資, 是胡一教授給大家提供的第—份新年規劃, 而投資動脈, 需要從年輕時做起。

胡大一舉例說, 美國對朝鮮戰爭的300例士兵屍體解剖發現:77.3%有冠脈粥樣硬化斑塊, 39%有導致血管狹窄的斑塊, 而這些士兵的平均年齡22.1歲。 因此, 別認為年輕就不把健康當回事。 如果飲食不健康、大量吸煙, 特別是過度疲, 到中年以後, 就把心血管病的“火山”弄爆發了。

血管中的“垃圾”越堆越多, 就像包餃子, 餃子餡兒越來越多, 皮越來越薄, 破裂的危險越來越大、吸煙、不控制血壓, 就會出現斑塊破裂。

建立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 就相當於為動脈投入養老保險。

胡大—提醒說, 不能認為, 我30多歲, 沒毛病, 煙照抽, 酒照喝, 肉照吃, 不運動。 其實這就是病根, 預防—定要前移, 一定要在18歲以前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否則到四五十歲就晚了。

一種新觀念

走路代替飲酒保護心臟

以往很多人認為, 適量飲酒對保護心血管有一定好處。 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片面的觀念。 “如果每天堅持30分鐘的決走、慢跑, 達到升高好膽固醇的作用和喝灑是一樣的。 ”應該多走路, 樹立保護心血管的科學觀念。

每逢新年這種節假日, 便常有因大量飲酒誘發腦出血病, 喝死在酒桌上的事件發生。 長期大量飲酒會使心臟擴大, 心肌收縮力減弱, 發生酒精性心肌病。 胡大一建議, 不喝酒的人沒必要買酒預防心血管疾病。 如果喝酒不舒服就不喝。

喜歡喝酒的人要少喝。 白酒一天50毫升, 葡萄酒—天不超過150毫升, 啤酒一天300毫升。

而胡大一教授自己就是限制飲酒加強運動的實踐耆。 他帶計步器每天堅持走一萬步, 十一年來從未間斷。

一個新改變

保持饑餓就是保證生命品質

“適度保持饑餓感就是保證生命品質”。 這是胡大—教授給出的新年飲食規劃。

飲食最重要的前提是控制總量。 沒有什麼絕對可吃不可吃, 多年來形成的飲食習慣不好改, 但總量控制八分飽。 實際上吃八分飽, 不但有利於健康, 也應該是—種享受, 是一種生活的品質。

胡大一說, 過去我自己飲食控制非常困難。 食欲好, 吃什麼都很香。 而且我這個年齡, 經過三年困難時期, 在河南重災區, 當年餓肚子的感覺太強烈,

現在見什麼都很香。 孩子不吃的東西, 我自己打掃戰場都吃光了, 一粒米都不剩, 怕浪費, 結果把身體搞壞了。 現在到餐桌, 不想吃的我堅決不吃, 想吃的也留有餘地。 保持饑餓感也是一種幸福。

春季氣壓低 警惕誘發冠心病和風心病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 也是各種疾病的高發季節。 一年四季之中, 春季是氣候變化最無常的季節, 氣溫忽高忽低, 驟升驟降, 容易使人體交感神經系統發生紊亂, 進而導致調節功能失控, 病菌會乘機而入。 這個季節, 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尤其需要警惕, 因為稍有不慎, 很容易誘發冠心病和風心病等各類心血管疾病。

春季容易發作的心血管疾病

專家指出, 隨著氣候的轉暖,

人們的戶外活動增多, 心肌耗氧量也隨之增加。 有的老年人, 特別是患有冠心病的人, 心臟對由靜止期到活動期的負荷量增加一時不適應, 加上有的老人對活動量掌握得不好, 活動量過大, 容易誘發心絞痛或心梗。 專家進一步解釋說, 由於老年人自身免疫功能下降, 隨著戶外活動的增多, 遭受風寒侵襲和細菌感染的機會也隨之增多, 容易發生感冒、發燒、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統的疾病, 而這些病都有可能誘發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溫差較大, 對血管收縮、舒張的調節要求較高, 因此, 心腦血管病變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腦中風等在春季更容易發作。

冠心病

每年2-4月份是心肌梗塞的一個發病高峰期。 主要是天氣變化無常,

乍冷乍熱, 時風時雨, 常使原有冠心病患者病情加重或惡化。

風心病

是風濕性心臟病的簡稱。 主要是由於風濕熱反復發作侵犯心臟引起的。 常因嚴冷、濕潤、過度勞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後復發或加重。 研究表明, 春天是“風心病”復發率極高的季節。

心血管疾病防範保健最重要

據研究表明, 心腦血管病每年有兩個發病高峰期, 即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1月(秋冬季)和每年的3月至4月(冬春季)。 這兩個高峰期是由於季節轉換、冷空氣活動頻繁而造成的。 現代醫學強調“預防重於治療”, 而“保健”又是預防中最重要的一環, 在氣候多變的春季, 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定要做好防範和保健工作。 他提醒老年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注重保暖

“春捂秋凍”就是順應氣候的養生保健經驗。因此,患有血壓、心臟病的中老年人更應注意防寒保暖,以預防心肌梗死、中風等疾病的發生。風心病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暖,一旦有氣管炎等細菌感染要及時吃藥控制。第二是通風。尤其是在一些比較密閉的場所、裝有中央空調房間的要經常通風,即使氣溫比較低,也要保持每天開窗2次,每次10分鐘以上,利於空氣流通,增加空氣流動,減少細菌、病毒形成氣溶膠在空氣中的密度。第三是適量運動。春季戶外運動肯定要增加,但要注意適度,尤其老人家早晨鍛煉要以心臟能承受為度,不要做強度大的運動。包括出門買菜、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如果在路上發作了,不要忍著走,要及時停下緩過氣來。另外,住高層又沒電梯的老人,更要注意上述幾點,歇一歇,避免供氧不足,加重心臟負擔。

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

尤其是一些大型的集會或者是有些超市在地下室建設的,不通風。避免罹患感冒、發燒、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統的疾病而誘發或加重心血管疾病。第五是春季要積極治療基礎病。如果你是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基礎病的人,藥物治療要及時和正確,自己不能亂吃藥,如有不適要即使去醫院就診,避免病情加重。

護心要有針對性 危害女性心臟有十點

日常生活中對女性心臟造成危害的因素有很多,但哪一種對心臟傷害最大?下面列出影響女性心臟健康的10大風險,這樣有助女性朋友更有針對性地“護心”。

1、父母親有心臟病發作史,心臟病風險係數為0.7-3.4倍

如果父母一方或兄弟姐妹中有一人65歲前出現心臟病,那麼你患心臟病的風險將增加70%。如果直系親屬中患病者超過兩人,那你的發病風險增加4倍。值得一提的是,不良生活方式對心臟的影響有時也會超過遺傳。

2、超重,心臟病危險係數是2倍

身體品質指數介於25—29之間者,心衰的概率增加21%。如果超過30,那麼患心臟病的風險是體重正常者的2倍。

3、高血壓,心臟病危險係數是1.86倍

如果你的血壓超過140/90毫米汞柱,心臟病與中風風險分別增加1.86和2.62倍。即便血壓介於120/80和140/90之間,心臟病風險也會分別增加76%和93%。

4、懷孕時出現併發症,心臟病危險係數是1倍

如果女性有先兆子癇、孕期糖尿病或高血壓等疾病,那麼患心臟病的風險等同於心臟壓力測試不合格的人。

5、糖尿病,心臟病危險係數是1倍

正常血糖水準應低於5.56毫摩爾/升。超過7毫摩爾/升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1倍。

6、每天久坐超過6小時,心臟病危險係數是0.5—1倍

經常坐著不動,不利於“好”膽固醇清除動脈裡的斑塊。

7、吸煙或經常吸二手煙,心臟病危險係數是0.25—1倍

吸煙會將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一倍,同樣二手煙也會損傷血管,增加心臟病或中風的發病風險。

8.高血脂,心臟病危險係數是0.72倍

血脂總含量超過6.19毫摩爾/升,心臟病風險增加72%。低密度脂蛋白最好不超過3.35毫摩爾/升,高密度脂蛋白不低於1.55毫摩爾/升。

9、疲勞感揮之不去,心臟病危險係數是0.45倍

有研究表明,難以入睡或醒來感覺不到輕鬆的女性,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45%。每週有兩次睡不好覺的女性,心臟病發作風險也會增加27%。

10、過於忙碌,人際關係緊張,心臟病危險係數是0.4倍

有針對女性的調查發現,工作壓力會使女性心臟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風險增加40%。另一項研究表明,如果與丈夫或孩子關係緊張,女性患胸痛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

結語: 雖然春天已經到來了,但是寒冷依然沒有離開我們。預防心血管疾病,注意保暖是關鍵。(文章原載于《都市健康人》,刊號:2012.02,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注重保暖

“春捂秋凍”就是順應氣候的養生保健經驗。因此,患有血壓、心臟病的中老年人更應注意防寒保暖,以預防心肌梗死、中風等疾病的發生。風心病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暖,一旦有氣管炎等細菌感染要及時吃藥控制。第二是通風。尤其是在一些比較密閉的場所、裝有中央空調房間的要經常通風,即使氣溫比較低,也要保持每天開窗2次,每次10分鐘以上,利於空氣流通,增加空氣流動,減少細菌、病毒形成氣溶膠在空氣中的密度。第三是適量運動。春季戶外運動肯定要增加,但要注意適度,尤其老人家早晨鍛煉要以心臟能承受為度,不要做強度大的運動。包括出門買菜、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如果在路上發作了,不要忍著走,要及時停下緩過氣來。另外,住高層又沒電梯的老人,更要注意上述幾點,歇一歇,避免供氧不足,加重心臟負擔。

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

尤其是一些大型的集會或者是有些超市在地下室建設的,不通風。避免罹患感冒、發燒、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統的疾病而誘發或加重心血管疾病。第五是春季要積極治療基礎病。如果你是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基礎病的人,藥物治療要及時和正確,自己不能亂吃藥,如有不適要即使去醫院就診,避免病情加重。

護心要有針對性 危害女性心臟有十點

日常生活中對女性心臟造成危害的因素有很多,但哪一種對心臟傷害最大?下面列出影響女性心臟健康的10大風險,這樣有助女性朋友更有針對性地“護心”。

1、父母親有心臟病發作史,心臟病風險係數為0.7-3.4倍

如果父母一方或兄弟姐妹中有一人65歲前出現心臟病,那麼你患心臟病的風險將增加70%。如果直系親屬中患病者超過兩人,那你的發病風險增加4倍。值得一提的是,不良生活方式對心臟的影響有時也會超過遺傳。

2、超重,心臟病危險係數是2倍

身體品質指數介於25—29之間者,心衰的概率增加21%。如果超過30,那麼患心臟病的風險是體重正常者的2倍。

3、高血壓,心臟病危險係數是1.86倍

如果你的血壓超過140/90毫米汞柱,心臟病與中風風險分別增加1.86和2.62倍。即便血壓介於120/80和140/90之間,心臟病風險也會分別增加76%和93%。

4、懷孕時出現併發症,心臟病危險係數是1倍

如果女性有先兆子癇、孕期糖尿病或高血壓等疾病,那麼患心臟病的風險等同於心臟壓力測試不合格的人。

5、糖尿病,心臟病危險係數是1倍

正常血糖水準應低於5.56毫摩爾/升。超過7毫摩爾/升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1倍。

6、每天久坐超過6小時,心臟病危險係數是0.5—1倍

經常坐著不動,不利於“好”膽固醇清除動脈裡的斑塊。

7、吸煙或經常吸二手煙,心臟病危險係數是0.25—1倍

吸煙會將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一倍,同樣二手煙也會損傷血管,增加心臟病或中風的發病風險。

8.高血脂,心臟病危險係數是0.72倍

血脂總含量超過6.19毫摩爾/升,心臟病風險增加72%。低密度脂蛋白最好不超過3.35毫摩爾/升,高密度脂蛋白不低於1.55毫摩爾/升。

9、疲勞感揮之不去,心臟病危險係數是0.45倍

有研究表明,難以入睡或醒來感覺不到輕鬆的女性,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45%。每週有兩次睡不好覺的女性,心臟病發作風險也會增加27%。

10、過於忙碌,人際關係緊張,心臟病危險係數是0.4倍

有針對女性的調查發現,工作壓力會使女性心臟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風險增加40%。另一項研究表明,如果與丈夫或孩子關係緊張,女性患胸痛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

結語: 雖然春天已經到來了,但是寒冷依然沒有離開我們。預防心血管疾病,注意保暖是關鍵。(文章原載于《都市健康人》,刊號:2012.02,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