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母親吃能嬰兒止瀉

哺乳媽媽的飲食和孩子的飲食及營養是息息相關的, 媽媽吃的更營養健康小孩就能吸收更多營養, 如果媽媽喜歡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小孩吃了母乳就會上火, 有時候還可以通過食物來治療寶寶的某些小毛病, 母親吃一些能止瀉的食物, 嬰兒通過吃母乳也會起到止瀉的作用。

正常寶寶的大便一般每天1—2次, 呈黃色條狀物。 腹瀉時即會比正常情況下排便增多, 輕者4-6次, 重者可達10次以上, 甚至數十次。

大便性狀為稀水便、蛋花湯樣便, 有時是黏液便或膿血便。 寶寶同時伴有吐奶、腹脹、發熱、煩躁不安, 精神不佳等表現。

如不能確定寶寶的患病程度, 建議立即就診。 一定要帶好最近一次的大便樣本去醫院, 方便化驗, 樣本的存留時間不能超過2小時;如果寶寶大便稀釋, 一定要讓寶寶大便在一次性杯中或在一次性尿布裡襯張塑膠袋以便化驗。

寶寶腹瀉不愈怎麼辦?

有的寶寶患了腹瀉後, 總是不見轉歸, 病情持續2周以上甚至幾個月。 同時胃口不佳, 體重增長慢。 媽媽心裡焦急萬分, 但又不知是何原因所致。 通常, 可能由這樣幾種原因導致:

原因1 急性腹瀉沒有徹底治癒, 多見於沒有母乳而改用牛乳餵養的寶寶。

這樣的寶寶胃酸及消化酶分泌量少, 消化能力弱, 因而使腸道下部的正常菌跑到腸道上部, 把吃進去的食物分解、發酵, 形成腐敗的物質不斷刺激腸道, 造成腹瀉經久不愈。 對此, 可在醫生的指導下, 採用食品療法進行治療, 如稀釋牛奶、焦米湯、酸牛奶、魚蛋白粉、胡蘿蔔湯及蘋果泥。

原因2 長期使用抗菌素, 殺死了正常菌群, 使大量致病菌得以繁殖。 應該馬上停用抗菌素, 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一些扶植正常菌生長的藥物, 讓腸道儘早恢復正常狀態。

原因3 對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 要馬上停喝, 儘量母乳餵養, 或喂豆奶粉、米糊, 及時添加離乳食品, 嚴重者需去醫院靜脈輸入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