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患牙周病或會影響心臟健康

進入冬季, 氣候乾燥, 不少人把牙齦出血、腫痛、口臭誤認為“上火”, 根本不當回事。 殊不知, 這些“小毛小病”其實是危害口腔健康的“元兇”——牙周病的典型症狀, 牙周病是牙齒支援組織, 包括牙齦、牙骨質、牙周韌帶和牙槽骨因炎症所致的一種疾病, 是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 也是導致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40多歲的楊先生是單位的骨幹, 平時身體一直不錯, 不過最近常覺得胸部不大舒服, 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經常會出血, 他開始擔心是不是自己平時壓力太大, 喝酒、抽煙過多導致的, 到醫院檢查時發現心電圖異常,

醫生對他進行了全身檢查也沒能查出引起心臟病的原因。 在得知楊先生今年常常牙疼之後, 醫生立刻建議他到口腔科檢查。

口腔科醫生檢查發現楊先生的牙齒周圍有較多的牙菌斑, 於是作出診斷, 楊先生這是牙周病引發的心臟病。 在經過一周的潔牙及全身抗炎治療之後, 楊先生的心電圖基本恢復正常, 胸部不適的感覺也消失了。

據南京市第一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薛昌敖介紹, 牙周病是誘發心臟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很多人平時不注意牙齒清潔, 或者刷牙方法不當, 使得食物殘渣沉積在牙齒的表面和間隙裡, 時間一久, 細菌滋生, 就形成了牙菌斑。

各種炎症引發的牙痛給患者帶來的痛楚自不必說,

由於每顆患病牙齒, 本身都是一個不斷生產、複製大量病菌毒素的溫床, 牙周袋內細菌每天都在通過破損的上皮組織進入血液而引發一過性菌血症, 進而侵害整個身體健康。

對於牙周炎患者, 即使刷牙或咀嚼等都可以引發菌血症。 薛主任說, 一過性菌血症並不會造成嚴重傷害, 但是, 菌血症狀不斷發生, 而且進入的細菌數量大量增加並長期累積, 就會增加慢性病的發病風險。 口腔局部的感染尤其是牙周組織感染性疾病, 其中常見的是牙周炎和牙周膿腫, 與動脈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等全身血栓性疾病的發病率顯著相關。

細菌的毒性因數改變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 促進單核細胞和血小板的凝聚;凝血機制的改變和血小板的變性,

還可直接刺激血管, 導致小動脈痙攣。 如果冠狀動脈受累, 發生收縮痙攣, 再加上微小血栓的作用, 就會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