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早春嚴防“風病”侵襲

人體對氣候環境變化雖然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但對於早春風向驟變而帶來的冷暖、幹濕、陰晴和氣壓高低的變化, 人體生理機能常常會調整不及, 容易誘發疾病。

立春後即進入春天, 我國北方的早春是多風的季節, 儘管有些風的聲波頻率很低, 憑人們的耳朵難以察覺, 但人的身體是感受得到的。 春季氣溫逐漸升高, 人體新陳代謝由低潮開始復蘇, 汗孔開泄, 血管擴張, 春風(有時為寒潮)吹來, 許多人過早脫去冬裝, 故“風”(寒氣)能長驅直入人體, 令人感到“透心涼”———這便是春天風“硬”的道理。 寒風可侵犯皮膚、肌理、關節和經絡血管, 誘發多種疾病, 中醫稱為“風病”。

早春,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覺:北風寒冷則心情拘謹, 南風溫熱則心情舒緩, 西風乾燥則心緒煩亂, 東風濕冷則心情消沉壓抑。 當然不同風向對身體的影響, 還與風速大小、季節變化有關。 冬季, 風向對人體的影響都被寒冷所掩蓋;夏季,

風向均被熱波所“吞噬”, 對人體影響不明顯。 而風力風向對人體影響最顯著的則是春季, 尤其是早春。 其原因是我國大陸的春季冷暖氣團、東西氣流交替頻繁, 天氣特點為時而冬冷型, 時而夏熱型;忽而乾燥, 忽而陰濕;氣壓也時高時低, 很不穩定。 雖然, 人體對氣候環境變化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但對於早春風向驟變而帶來的冷暖、幹濕、陰晴和氣壓高低的變化, 人體生理機能常常會調整不及。 尤其是嬰幼兒和老年人, 因生理機能調整速度緩慢, 更容易誘發疾病。

從廣義上講, “風病”包括種類很多, 幾乎涉及春季的各種常見病和多發病, 如感冒、哮喘、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以及中風、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和腦溢血等心腦血管疾病, 還有口角炎、肩周炎、風濕病、關節炎、舊傷發作、精神病和頭痛發作, 以及桃花癬、風疹塊、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和紅眼病等多種皮膚疾病。

因此, 早春時節, 應重視保健, 防患於未然。 重視防風禦寒要遵循“春捂秋凍”、“百病從寒起”、“風為百病之長”的規律,

注意防寒、防風保暖, 根據天氣變化和體質狀況, 適時增減衣服。 有風的日子外出, 應密切注意風向、風力和風溫, 嚴防導致“風病”。 此外, 早春嚴防“風病”貴在鍛煉, 應根據自身體質, 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 如散步、慢跑、做操、放風箏、打球等, 或到近郊、風景區去春遊。 這樣不僅能怡情養性, 而且還能使氣血通暢、鬱滯疏散, 提高心肺功能, 增強身體素質, 減少疾病的發生。